[发明专利]胶囊内窥镜的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42699.3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1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康;周攀;周庆华;李益;刘焱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B1/045;A61B1/273;A61B5/07 |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苏婷婷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内窥镜 控制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囊内窥镜的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工作设备,所述工作设备包括:胶囊内窥镜,以及配合及控制胶囊内窥镜的外部记录仪;在胶囊内窥镜的无线传输开始前或间歇期内通过便携式外部记录仪监测接收到的环境功率,和/或在胶囊内窥镜的无线传输过程中通过便携式外部记录仪监测胶囊内窥镜发出无线数据时的输出功率;根据环境功率和/或输出功率调整工作设备的工作状态;本发明通过在胶囊内窥镜与外部记录仪交互图片之前的休眠期内和/或在交互图片过程中监控功率,进而实时调整胶囊内窥镜的工作状态,可提高胶囊内窥镜的无线性能及工作时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的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胶囊内窥镜是一种医疗设备,胶囊内窥镜将摄像头、无线传输天线等核心器件集成于一个可被人体吞咽的胶囊内,在进行检查过程中,将胶囊内窥镜吞入体内,内窥镜在体内采集消化道图像并同步传送到体外,以根据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医疗检查。
现有的胶囊内镜系统是通过无线电磁波与体外的便携式外部记录仪进行通信,从而将胶囊拍摄的图片有效地传输给体外的便携式外部记录仪。现有胶囊内镜系统因为不能对无线电磁环境进行感知监测,所以当外部存在同频的干扰信号时,会造成图像传输丢失,影响最终的医学诊断完整性。
另外,在实际的临床检查中,被检查者体型相差很大,腰围从60cm~150cm不等,同时胶囊内窥镜在通过人体消化道不同部位时,人体组织厚度及电学参数不同,这将对胶囊内镜系统的通信链路裕量提出不同的要求,存在5~20dB的差异。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尽可能地提高胶囊辐射功率和记录器的接收灵敏度,从而尽可能的覆盖更大体型的人群。
提高胶囊内窥镜辐射功率主要有两个手段:其种一种方式为,通过增加PA(PowerAmplifier的简称,中文名称为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芯片提高胶囊内窥镜的射频输出功率;因为胶囊是采用钮扣电池进行供电,对功耗比较敏感,通过增加PA芯片来提高胶囊输出功率将严重影响胶囊的工作时间,在现有电池技术下,因为功耗问题该方案不可行;另外一种是优化胶囊内窥镜的天线,提高胶囊内窥镜的天线的增益性能,然而,胶囊内窥镜的内部空间十分有限,通过优化天线来提高天线增益实现难度较大,且提升空间有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的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工作设备,所述工作设备包括:胶囊内窥镜,以及配合及控制胶囊内窥镜的外部记录仪;
在胶囊内窥镜的无线传输开始前或间歇期内通过便携式外部记录仪监测接收到的环境功率,和/或在胶囊内窥镜的无线传输过程中通过便携式外部记录仪监测胶囊内窥镜发出无线数据时的输出功率;
根据环境功率和/或输出功率调整工作设备的工作状态。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根据环境功率调整工作设备的工作状态”具体包括:
判断在预设工作频段内监测的环境功率值是否高于预设环境功率阈值,
若是,则确认存在干扰信号,切换工作设备的工作频率和/或告警;
若否,则继续监测。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根据环境功率调整工作设备的工作状态”具体包括:
在连续的N个通信周期内和/或在持续的预设时长内,判断在预设工作频段内监测的环境功率值监测的环境功率是否均高于预设环境功率阈值,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预设时长不低于2个通信周期的时长;
若是,则确认存在干扰信号,切换工作设备的工作频率和/或告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26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