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樟芝培育方法以及用于培养牛樟芝的多孔载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42692.1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5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能;刘彦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瑞能;刘彦泓 |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18/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何佳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牛樟芝 培育 方法 以及 用于 培养 多孔 载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牛樟芝培育方法,依序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依比例混合一营养液,营养液的组成包括牛樟树萃取物、碳源、氮源,并将营养液设置在一多孔载体,多孔载体具有一周面及凹入周面的多个微孔,营养液能渗入于微孔,使周面及微孔的内周缘形成有一营养层;步骤二:多孔载体进行膜化处理,在营养层上形成有一披膜;步骤三:多孔载体进行灭菌处理;步骤四:将牛樟菌接种在多孔载体的披膜上,再将多孔载体置于密封环境进行恒温、恒湿培养,使披膜能被牛樟菌分解,且营养层能提供牛樟菌生长成牛樟芝子实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牛樟芝的多孔载体。借此,本实施在多孔载体形成营养层及披膜,以达到培育牛樟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牛樟芝培育技术,尤指一种牛樟芝培育方法以及用于培养牛樟芝的多孔载体。
背景技术
牛樟芝于自然环境中只生长在中国台湾特有种的牛樟树上,其中,目前牛樟树归类为濒危的保育类植物,数量稀少,以致于野生牛樟芝不易取得,因此人工培育牛樟芝不论在学术界或是产业界均为重要的研究指标。
目前中国台湾对于牛樟芝的人工培育法主要可分为:段木栽培法、液体发酵法与固体培养法。就以段木栽培法及液体发酵法来说,段木栽培法是利用牛樟芝的牛樟原木或是其他近似物种的段木作为培养基,进而栽培牛樟芝的子实体,其中,此种方法所培育出的牛樟芝子实体能具有与野生牛樟芝子实体相同或近似的活性成份与功效,然而,前述段木栽培法所需的牛樟原木是中国台湾一级保育木不能砍伐,因而牛樟原木不易取得,且牛樟段木培养需百年以上的培植期,因此大幅提高牛樟芝的培养成本,故此种方法并非一般学术界或产业界所能负担。
另外,液体发酵法是利用液态培养基进行牛樟芝菌丝体的发酵培养,其中,此种方法培养时间短且成本相当低廉,产业利用性高;但是,前述液体发酵法所培养牛樟芝菌丝体的活性成份的含量较低,无法得到野生牛樟芝特有的三萜类成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牛樟芝培育方法以及用于培养牛樟芝的多孔载体,其利用轻易取得的多孔载体取代传统段木培养所需的牛樟原木,进而降低培养成本,且多孔载体形成营养层及披膜,能促进牛樟菌生长,使本实施所培养的牛樟芝子实体含有三萜类的活性成份与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牛樟芝培育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依比例混合一营养液,营养液的组成包括牛樟树萃取物、碳源、氮源,并将营养液设置在一多孔载体,多孔载体具有一周面及凹入周面的多个微孔,营养液能渗入于微孔,使周面及微孔的内周缘形成有一营养层;步骤二:多孔载体进行膜化处理,在营养层上形成有一披膜;步骤三:多孔载体进行灭菌处理;步骤四:将牛樟菌接种在多孔载体的披膜上,再将多孔载体置于密封环境进行恒温、恒湿培养,使披膜能被牛樟菌分解,且营养层能提供牛樟菌生长成牛樟芝子实体。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多孔载体浸泡在营养液,而使微孔能吸入营养液,再将多孔载体进行35度至45度烘干,使得营养液凝固成营养层而成型在周面及微孔的内周缘。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牛樟树萃取物为牛樟枝条及牛樟叶通过均质及萃取而得,碳源为葡萄糖及蔗糖,氮源为酵母菌萃取物。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多孔载体为非塑胶材质制成的立方型体,多孔载体包括砖头、石粉压缩块、陶瓦、陶土、瓷土、防火砖的其中一种。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在步骤二中,食品添加剂为聚乙二醇,牛樟芝萃取物为牛樟芝粉末与牛樟菌丝体通过均质及萃取而得,醣类为蔗糖或葡萄糖。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在步骤二中,食品添加剂加热成液态再加入牛樟芝萃取物及醣类混合成涂料,再将涂料涂覆在多孔载体的营养层上以冷却形成披膜。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多孔载体通过照射伽玛射线,对披膜及营养层进行辐射灭菌的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瑞能;刘彦泓,未经张瑞能;刘彦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26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化学修复组合物及土壤化学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焊接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