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直流配电快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2109.7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1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袁宇波;孙天奎;杨景刚;高磊;李鹏;苏伟;杨騉;司鑫尧;秦建华;肖小龙;刘瑞煌;王晨清;郭佳豪;姜云龙;庄淑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10 | 分类号: | H02J1/10;H02J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马进 |
地址: | 2100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直流 配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电气开关技术领域的一种低压直流配电快切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低压配电快切装置不适用于直流配电系统的技术问题。所述装置包括与负载正极电性连接的正极输出端子、不少于两路且彼此并联的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与共负极电源的正极电性连接的正极输入端子、由不少于一个二极管串联而成的补充二极管簇、连接于正极输入端子与正极输出端子之间的晶闸管;所述正极输入端子与补充二极管簇和晶闸管的阳极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端子与补充二极管簇和晶闸管的阴极电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直流配电快切装置,属于电气开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分布式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传统配电系统的特性被逐步改变。分布式新能源由于需经过AC/DC变换接入交流配电网,因而极大地影响了分布式能源在传统交流配电网中的本地综合消纳效率。使用直流配电系统不但可以解决分布式能源的高效率接入,而且可以提升直流负荷的用电效率,进而提升配电系统的综合效率。为部分重要的直流负荷提供可靠的多路供电以保障其高供电可靠性,通常需要一种低压配电快切装置。由于现有的低压配电快切装置多为交流配电系统设计,因而不适用于直流配电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直流配电快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低压配电快切装置不适用于直流配电系统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压直流配电快切装置,包括与负载正极电性连接的正极输出端子、不少于两路且彼此并联的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与共负极电源的正极电性连接的正极输入端子、由不少于一个二极管串联而成的补充二极管簇、连接于正极输入端子与正极输出端子之间的晶闸管;所述正极输入端子与补充二极管簇的阳极电性连接,正极输入端子与晶闸管的阳极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端子与补充二极管簇的阴极电性连接,正极输出端子与晶闸管的阴极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切换电路还包括与补充二极管簇串联的电流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由不少于一个二极管串联而成的公共二极管簇,所述公共二极管簇的阳极与补充二极管簇的阴极电性连接,公共二极管簇的阴极与正极输出端子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公共二极管簇串联有电流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与共负极电源的负极和负载负极电性连接的共负极端子,所述共负极端子通过延时电路与正极输出端子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延时电路包括延时电容,所述延时电容的负极与共负极端子电性连接,延时电容的正极与正极输出端子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延时电路还包括电性连接于延时电容的正极与正极输出端子之间的放电二极管以及与其并联的充电电阻和充电二极管,所述充电电阻与充电二极管串联,充电二极管的阴极和放电二极管的阳极与延时电容的正极电性连接,充电二极管的阳极通过充电电阻与正极输出端子电性连接,放电二极管的阴极与正极输出端子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补充二极管簇的正向导通压降与其所处切换电路所接入共负极电源的供电优先级成反比。
优选地,所述共负极电源为共负极的低压直流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利用补充二极管簇的正向导通电压钳位负载电压,能够在无控制系统干预下实现电源间不间断自动切换,为负荷可靠供电;在不依赖控制自动切换电源后,通过控制晶闸管导通降低补充二极管簇的通态损耗;通过调整各切换电路补充二极管簇中所串联二极管数量来调整补充二极管簇的正向导通电压,从而设定各切换电路所接入电源的供电优先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电气拓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接入三路共负极电源的低压直流配电快切装置的电气拓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21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