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液的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41961.2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彪;李雯;徐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5B11/00;C02F101/14;C02F101/1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单骁越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液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液的处理方法。该废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液与除氟剂混合反应,以使所述废液的pH为3~4.5,得到第一混合物,除氟剂选自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碳酸钙及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废液为含磷酸和氟化氢铵的废液;将第一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及将滤液与调节剂混合反应,以使滤液的pH为7~10,得到第二混合物,其中,调节剂选自氧化镁和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废液的处理方法简便,且处理效果好,能够使废液资源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液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材料的表面光整度要求越来越高,表面抛光技术的发展也日益精湛。磷酸作为金属表面抛光的主要发光剂,是抛光液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氟化氢铵则作为缓蚀剂,能降低表面抛光速度和控制难度,在表面抛光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因此,含磷酸和氟化氢铵的抛光废液总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这种废液中较高的酸度、较高浓度的氟、磷、氨氮等,若不经过合理有效的工艺进行处理,将会对生态环境、生物生命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目前,对同时含磷、氟、氨氮三种污染物的废液处理,一般都是针对某一种或两种污染物进行单独处理。例如,先用氢氧化钙将废液的pH调至12~14以分离出沉淀后调pH至9~11,再加硫酸铝进一步除氟除磷,该方法除氟除磷的效果较好,但是并没有考虑氨氮的去除,而且处理过程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不利于沉淀物的资源化回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简便且效果好的废液的处理方法。
一种废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废液与除氟剂混合反应,以使所述废液的pH为3~4.5,得到第一混合物,所述除氟剂选自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碳酸钙及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废液为含磷酸和氟化氢铵的废液;
将所述第一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及
将所述滤液与调节剂混合反应,以使所述滤液的pH为7~10,得到第二混合物,其中,所述调节剂选自氧化镁和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废液的处理方法通过以除氟剂使废液中的氟离子沉淀除去大部分的氟离子后(残留的氟离子进入后续产品中不会影响其使用),加入调节剂进一步去除磷和氨氮,同时去除残余的少量氟离子,两步处理的pH相差大,容易调节,并且经过两步处理后的废液只需常规的生化处理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此外,因除氟剂处理后的废液经过滤产生的滤渣中,有效五氧化二磷的含量依然在15%以上,可以作为制备磷肥的原料,调节剂处理后的废液经过滤产生的滤渣中,氟化物的含量低于0.18%,可以作为成品磷肥出售,最终出水氟含量低于10mg/L,氨氮和总磷也可降至50mg/L左右,所以上述废液的处理方法除氟效率高,氨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好,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废液的回收利用价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将所述滤液与调节剂混合反应,以使所述滤液的pH为7~10的步骤中,所述滤液的pH为8~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氟剂选自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碳酸钙及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将废液与除氟剂混合反应,以使所述废液的pH为3~4.5的步骤中,所述除氟剂以浆料的形式与所述废液混合,所述浆料中所述除氟剂的浓度为100g/L~400g/L;及/或
所述调节剂选自氧化镁和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滤液与调节剂混合反应,以使所述滤液的pH为7~10的步骤中,所述调节剂以浆料的形式与所述滤液混合,所述浆料中所述调节剂的浓度为100g/L~400g/L。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废液与除氟剂混合反应,以使所述废液的pH为3~4.5,得到第一混合物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废液与所述除氟剂混合反应,以使所述废液的pH为3~4.5;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1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