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1526.X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5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林晓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曜昂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23/00 | 分类号: | C09K23/00;C09K23/42;C09K23/28;C09K23/22;C09K23/02;C02F1/00;C02F1/68;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常州信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2 | 代理人: | 赵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土壤 地下水 中的 非水相 污染物 处理 表面活性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5‑12%;乙氧基化蓖麻油15‑30%;PEG‑2椰油酰胺15‑25%;烷烃磺酸盐8‑15%;乙氧基化脂肪酸10‑30%;烷基酚乙氧基化物8‑15%;甜菜碱5‑10%。本发明的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采用了多种表面活性剂按照一定的组分配比形成的配方,能够显著增强地下水中各类非水相污染物的溶解性,通过后续的多相抽提,能够将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转移至抽提井中,方便后续的氧化处理,使地下水的净化效率更高,使用的氧化剂大幅度的减少,节约修复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地下水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
背景技术
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土壤地下水修复中,很多污染场地中,因为非水相污染物的存在使得土壤地下水污染变得复杂。现有技术中,在某些场地条件下,石油类污染物、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和氯代有机物污染物等可以通过原位化学氧化的方式进行治理,但是由于非水相污染物的存在,使得原位化学氧化存在以下问题:所需的化学氧化剂添加量过多,使得原位化学氧化方法变得不经济;化学氧化只针对水相中溶解的污染物效率较高,对非水相污染物效果不明显;多相抽提可以用于抽取土壤地下水中的非水相物质,但是由于非水相物质在涂抹带等土壤颗粒中的吸附,流动性不好,流到抽提井中的速率有限,从而影响多相抽提来去除非水相的有效性。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使用增溶剂和氧化剂配合,对土壤中有机物进行修复的方法。例如,公开号为CN106269823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在其中使用的增溶剂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生物表面活性剂。并具体公开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苯扎氯铵、苯扎溴铵,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卵磷脂、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酸甘油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山梨酯,生物表面活性剂包括鼠李糖脂、皂素、烷基多苷。这些表面活性剂对于处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的处理,修复效果不理想,因而,需要研制新的表面活性剂,以提高对地下水中非水相污染物的修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对地下水中非水相污染物的修复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5-12%;乙氧基化蓖麻油15-30%;PEG-2椰油酰胺15-25%;烷烃磺酸盐8-15%;乙氧基化脂肪酸10-30%;烷基酚乙氧基化物8-15%;甜菜碱5-10%。
进一步的方案是,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8-10%;乙氧基化蓖麻油15-27%;PEG-2椰油酰胺18-20%;烷烃磺酸盐10-13%;乙氧基化脂肪酸15-25%;烷基酚乙氧基化物10-13%;甜菜碱5-8%。
进一步的方案是,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5-20%的柠檬烯。
进一步的方案是,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0-1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发明的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采用了多种表面活性剂按照一定的组分配比形成的配方,能够显著增强地下水中各类非水相污染物的溶解性,通过后续的多相抽提,能够将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转移至抽提井中,方便后续的氧化处理,使地下水的净化效率更高,使用的氧化剂大幅度的减少,节约修复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曜昂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曜昂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15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