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茵陈复配型防腐剂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41317.5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4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曲丽萍;吴信浪;王飞飞;马骁;高绍阳;郭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际研生物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35;A61K8/34;A61Q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卢艳民 |
| 地址: | 650106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茵陈 复配型 防腐剂 及其 制备 工艺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茵陈复配型防腐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组成:茵陈提取物35~40%;对羟基苯乙酮25~30%;溶剂35~40%。含有天然植物提取物,相比传统的纯化学防腐剂更加温和且潜在风险更小,可安全应用于化妆品行业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茵陈复配型防腐剂的制备工艺与应用,茵陈复配型防腐剂添加于膏霜和润肤水中,具有广谱杀菌效果,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化妆品市场应用前景和市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茵陈复配型防腐剂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
背景技术
化妆品中大多数的功效性成分,都为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提供了良好温床。近些年来,随着化妆品行业的迅猛发展,消费者们在越来越看中化妆品本身的功效性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化妆品的安全性问题。为此,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安全可靠性一直是化妆品行业内极其关注并亟待改善的一大问题。
Contact Dermatitis(接触性皮炎),2011,64(5):298-299上发表了AMARO,C.(克里斯蒂娜·阿马罗)等的《Contact allergy to methylisothiazolinone in adeodorant》(除臭剂中甲基异噻唑啉酮的接触性过敏),经检测甲基异噻唑啉酮会引起接触性皮炎。
中国化工贸易,2011(10):105上发表了郝瑗等的《化妆品防腐剂中的甲醛和多聚甲醛》,经检测重氮烷基咪唑脲会释放甲醛从而导致刺激及致敏作用。
同时,许多天然植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添加天然植物作为部分的防腐替代直至完全使用天然植物进行化妆品防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例如:
食品工业科技,2005(10):100-102上发表了赵良忠等的《茵陈蒿水溶性抗菌物质提取工艺和抑菌效果研究》,研究表明茵陈水提物对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作用。
系统医学,2019(9):149-150上发表了王守军等的《药用植物茵陈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研究表明茵陈提取物同样具有相关抑菌作用。
延边大学:药物化学,2015上发表了张美玲的《茵陈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的抗菌活性研究》,研究表明茵陈提取物中的杜鹃花酸、阿魏酸、槲皮素、绿原酸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专利拟在通过茵陈提取物的防腐功效,有效降低化妆品中纯化学防腐剂的用量占比从而尽可能的规避潜在安全风险。调研其他研究工作者的相关报道,均未见将茵陈与对羟基苯乙酮及戊二醇复配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茵陈复配型防腐剂,含有天然植物提取物,相比传统的纯化学防腐剂更加温和且潜在风险更小,可安全应用于化妆品行业中。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茵陈复配型防腐剂的制备工艺与应用。
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茵陈复配型防腐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组成:
茵陈提取物 35~40%;
对羟基苯乙酮 25~30%;
溶剂 35~40%。
上述的一种茵陈复配型防腐剂,其中,所述溶剂选用1,2-丙二醇、1,3-丁二醇和1,2-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一种茵陈复配型防腐剂,其中,所述茵陈提取物中绿源酸质量百分含量不低于0.9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茵陈复配型防腐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际研生物医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际研生物医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13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