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结构特征优化的颈动脉级联学习分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0605.9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2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汪晓妍;祝骋路;黄晓洁;顾政;夏明;毛立朝;袁逸雯;陈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构 特征 优化 颈动脉 级联 学习 分割 方法 | ||
一种基于结构特征优化的颈动脉级联学习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初始分割模型获得预分割S;步骤2、基于分割子区域的距离来优化分割;步骤3、基于中心线端点距离来优化分割;步骤4、基于血管方向和中心线端点向量夹角来优化分割;基于局部语义分割模型的颈动脉预分割、基于全局语义分割模型的颈动脉预分割、融合模型的颈动脉预分割进行处理后,得到优化后的三个分割结果(P’、G’、C’);步骤5、利用优化后的分割训练新的分割模型:最后利用优化后的预分割结果,结合初始图像进行级联分割模型的训练。本发明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医学图像进行处理,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病人的具体生理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图像处理领域以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颈动脉级联学习分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中,对于颈动脉图像的分割,主要有以下:
1)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自动分割:该方法属于半自动的分割方法,用运动的参数轮廓去拟合目标边界,轮廓的演化靠多次迭代,以优化能量函数来实现,而能量函数的构造涉及手工调试模型参数,一般为轮廓的外力(图像梯度),轮廓内力(形状先验)等,此外,实现具体位置的分割还需要进行手工设置初始轮廓位置和大小。
2)基于机器学习的分割:该方法可以分为有监督机器学习和无监督机器学习两种类型,有监督的方法有SVM(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等方法,通过学习图像每个像素对应的人工标注来建立模型;无监督的方法典型的是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方法,对数据集的分布进行建模,从而对像素分类。以上方法中,除了在训练时需要调试超参数之外,模型还需要手工选取多种特征来实现较好的分割效果。
3)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该方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一般有比较高的准确率,但是他需要依靠大量的数据集,并且需要花费巨大的训练代价(硬件、存储空间、训练时间)来实现,是一种端到端的方法,即用户输入一个图像,不需要用户其他操作就可以获得一个分割结果。
虽然目前技术能够基本实现大致上的颈动脉分割,但是还存在一些分割不完整或者过渡分割的区域。例如在颈动脉MRI图像中带斑块的情况(颈动脉粥样硬化),其内腔严重狭窄,还有颈动脉分支的上侧可能存在多个小分支,从而加大了分割的难度,现有方法容易在这些位置欠分割。此外,在颈动脉周围存在一些与颈动脉相似的动脉血管,这些并不是在分析动脉斑块粥样硬化病症的目标,但是现有技术容易将这些部分作为颈动脉分割的内容,造成过度分割。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结构特征优化的颈动脉级联学习分割方法,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医学图像进行处理,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病人的具体生理情况,帮助医生分析与诊断病情,术前方案规划及术后评估。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这样病症来说,利用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对其进行精确的分割,能够辅助医生工作,而本发明也提供了更加精确结果和更直观的应用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结构特征优化的颈动脉级联学习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初始分割模型获得预分割S:通过颈动脉分割方法获得预分割的三维二值图像;
步骤2、基于分割子区域的距离来优化分割,过程如下:
步骤2.1:对预分割S提取其区域范围信息,优化分各个结果,将n个分割区域分为最大区域R_max和待判定区域R_i(i=1,...,n-1);
步骤2.2:定义在S中根据8连通规则可统计所有的区域的点集Ri,其中包含体素个数最多的最大区域的点集Rm,通过计算其他区域点集与最大区域点集的欧氏距离(二范数),以最小的欧式距离代表区域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06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