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气象条件的污染溯源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0401.5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0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田启明;卢红阳;刘祖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6;G01N2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 代理人: | 戴燕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气象条件 污染 溯源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象条件的污染溯源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长内监测设备采集的污染物浓度信息;根据污染物浓度数据的时间戳,计算相邻的两个污染物浓度数据的趋势;根据相邻的两个污染物浓度数据的趋势,计算多个污染物浓度数据中的第一升高、持平和降低概率;获取预设时长内的气象条件信息;根据风况数据,对风况进行分类,得到风况的多个类别;计算每种类别的风况数据下,污染物浓度数据的第二升高概率、第二持平概率和第二降低概率;计算第二升高概率与第一升高概率的第一差值,第二降低概率与第一降低概率的第二差值;根据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确定污染物的方向。由此,提高了溯源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气象条件的污染溯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尤其在大气污染方面,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政策日趋严格,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污染溯源成为必不可少的治理措施。
目前,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通常采用监测网格污染物浓度,根据一定规则触发报警的方法进行污染溯源。
目前通常将溯源区域均匀划分为一定尺寸的网格,采用的溯源污染方法如下:
(1)监测某网格污染物浓度,当浓度达到一定阈值时,触发报警;
(2)监测某网格污染物浓度及周边一定范围内污染物浓度均值,当该网格浓度超过周边一定范围内污染物浓度均值达到一定比例或阈值时,触发报警;触发报警后,在对应网格区域寻找污染源。
上述方法对溯源污染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依然存在下不足:某网格污染物浓度可能为一段时间内的浓度累积结果,若网格内没有污染源,而地势条件易于污染物积累,使得累积浓度较高,也会导致报警,但不能起到溯源的作用;设备自身存在误差或不同设备之间精度不同,设备间测量差异和精度不一致性,可能导致所监测污染物浓度精确度不高,导致报警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气象条件的污染溯源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能溯源或者报警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象条件的污染溯源方法,所述基于气象条件的污染溯源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时长内监测设备采集的污染物浓度信息;所述污染物浓度信息包括多个污染物浓度数据和每个污染物浓度数据的时间戳;
根据污染物浓度数据的时间戳,计算相邻的两个污染物浓度数据的趋势;所述趋势包括升高、持平和降低中的任一种;
根据相邻的两个污染物浓度数据的趋势,计算多个污染物浓度数据中的第一升高概率、第一持平概率和第一降低概率;
获取预设时长内的气象条件信息;所述气象条件信息包括与每个污染物浓度数据的时间戳相对应的风况数据;
根据风况数据,对风况进行分类,得到风况的多个类别;
计算在每种类别的风况数据下,污染物浓度数据的第二升高概率、第二持平概率和第二降低概率;
计算所述第二升高概率与第一升高概率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二降低概率与所述第一降低概率的第二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确定污染物的来源方向和消散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况的多个类别包括静稳条件和非静稳条件;所述静稳条件的风级不大于1级,所述非静稳条件的风级大于1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非静稳条件包括东风、南风、西风、北风、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和西北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0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