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复合导电剂、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40191.X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4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献武;刘佳丽;周兰;万玲玉;李旺;方英军;詹吟桥;闫海;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38;H01M4/48;H01M4/587;H01M4/131;H01M4/133;H01M4/134;H01M4/1393;H01M4/1395;H01M4/1391;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复合 负极 材料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复合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复合导电剂包括如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复合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包括人造石墨,还包括SiOx、Si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复合材料中硅元素的含量百分比为3-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复合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的平均外径为2-50nm,长度5um;所述纳米碳纤维的长度小于15um,直径150nm;所述石墨烯选自单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中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复合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碳黑导电剂选自乙炔黑、科琴黑和导电炭黑SuperP中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复合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CMC;所述粘结剂选自丁苯橡胶、聚偏氟乙烯和聚丙烯酸中一种或多种;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
6.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复合导电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铜箔,厚度为5-30um。
8.一种如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散剂加入去离子水中,调配胶液的固含量为2-5%,搅拌均匀,得含有分散剂的胶液;
(2)将石墨烯、碳纳米管、纳米碳纤维和炭黑导电剂加入到所述含有分散剂的胶液中,搅拌均匀得导电胶;
(3)将硅碳复合材料加入到所述导电胶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去离子水调整导电胶的固含量至35-50%,再次搅拌均匀,得包含活性物质的导电胶;
(4)向所述包含活性物质的导电胶中继续加入粘结剂,搅拌均匀后,过滤得复合导电剂;
(5)将复合导电剂涂布在铜箔负极集流体表面,置于烤箱内进行加热烘干,然后再置于真空烘箱进行二道烘烤,即得硅碳复合负极极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复合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00-1000rpm,时间为4h-10h;步骤(2)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000-1500rpm,时间为1h-2h;步骤(3)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为500-2000rpm,递增转速梯度为500rpm,时间为2h-4h;步骤(4)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00-1000rpm,时间为10min-2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复合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过滤使用80-150目筛,过滤物粘度为2000-4500m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01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