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铜锅底部砸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39573.0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9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于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志明 |
| 主分类号: | B21D17/02 | 分类号: | B21D17/02;B21D51/22;B21D43/00;B21D43/14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禾共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9 | 代理人: | 赵浩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铜 锅底 部砸槽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砸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黄铜锅底部砸槽装置。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黄铜锅进行砸槽,比较省力,且避免了手被砸槽工具砸伤的黄铜锅底部砸槽装置。一种黄铜锅底部砸槽装置,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机箱,第一输送带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输送带传动式的安装于所述机箱内壁一侧,第二隔板间隔分布于远离所述支撑架的第一输送带外侧,每两个第二隔板为一组。本发明通过将黄铜锅放置在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启动减速电机正转,即可使得黄铜锅滑落至放置座内,砸杆则向下移动对黄铜锅进行砸槽,无需人手按住黄铜锅,再挥动砸槽工具进行砸槽,比较省力,且避免了手被砸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砸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黄铜锅底部砸槽装置。
背景技术
黄铜锅指的就是铜锅,使用这种锅烹饪的话可以让铜元素进入到饭菜中,可以为人体补充铜元素,而铜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所以使用铜锅有很多的好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铜锅比较容易氧化,产生有毒物质氧化铜,所以铜锅对人体又有很大的坏处,所以为了身体健康最好是不要使用铜锅,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补充铜元素。黄铜锅制作时,都需要对黄铜锅底部进行砸槽,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目前,大多数都是人工进行操作,人工操作需要一只手按住黄铜锅,另一只手不断的挥动砸槽工具对黄铜锅进行砸槽,操作比较费力,且需要不断的用手更换黄铜锅进行砸槽,比较麻烦,并且由于手需要按压住黄铜锅,砸槽工具不断的挥动容易将人的手砸伤,导致后续的工作不能继续进行,间接的影响后续工作效率。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黄铜锅进行砸槽,比较省力,且避免了手被砸槽工具砸伤的黄铜锅底部砸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需要一只手按住黄铜锅,另一只手不断的挥动砸槽工具对黄铜锅进行砸槽,操作比较费力,且容易将人的手砸伤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黄铜锅进行砸槽,比较省力,且避免了手被砸槽工具砸伤的黄铜锅底部砸槽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黄铜锅底部砸槽装置,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机箱,第一输送带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输送带传动式的安装于所述机箱内壁一侧,第二隔板间隔分布于远离所述支撑架的第一输送带外侧,每两个第二隔板为一组,第一隔板间隔分布于靠近所述支撑架的第一输送带外侧,每两个第一隔板为一组,转轴转动式的安装于靠近支撑架的机箱内壁两侧之间,放置座套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放置座四端转动式的连接有能够对黄铜锅导向的辊筒;砸槽组件,安装于靠近转轴的机箱内壁一侧,所述砸槽组件与所述放置座配合,用于对黄铜锅的砸槽;自动出料组件,安装于远离转轴的机箱内一侧与远离所述支撑架的第一输送带之间,所述自动出料组件还与所述砸槽组件配合,用于使黄铜锅输送滑落。
进一步的,砸槽组件包括有减速电机、缺齿齿轮、滑套、第一压缩弹簧、驱动齿条、砸杆和导杆,所述导杆安装于远离支撑架与靠近自动出料组件的机箱一侧,所述滑套滑动式的套装于所述导杆上,所述滑套远离转轴的一侧与远离所述支撑架的机箱内壁一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套装于所述导杆上,所述驱动齿条安装于远离第一输送带的滑套一侧,所述砸杆安装于远离驱动齿条的滑套一侧,所述砸杆与所述放置座配合,且所述砸杆与所述自动出料组件配合,所述减速电机安装于靠近驱动齿条的机箱一侧,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与驱动齿条配合的缺齿齿轮。
进一步的,自动出料组件包括有第一超越离合器、第二输送带、第一棘齿、第二棘齿和扭力弹簧,所述第二输送带转动式的安装于靠近导杆与第一输送带的机箱一侧,所述第二输送带一侧与远离所述支撑架的第一输送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超越离合器,所述第一棘齿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输送带外侧,与所述第一棘齿配合的第二棘齿铰接于靠近所述转轴的砸杆一侧,所述扭力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二棘齿与砸杆的铰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志明,未经欧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9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