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8885.X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9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艳;陈国芳;沈洁;董小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梁静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历史文化 旅游 古建筑 展示 模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属于建筑模型技术领域,包括:下部模型包括下模型骨架和下房顶,下模型骨架插接在第一基座下,下模型骨架四周设置有墙体,墙体与下模型骨架扣接,墙体正面设置有门和窗户;下房顶设置下模型骨架上方,下模型骨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至少四根立柱,四个方向的立柱顶部从下到上设置有长度依次减小的多根檩条,相邻两个檩条通过瓜柱连接,多个檩条和瓜柱构成了下房顶的支撑架,支撑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望板,立柱、檩条及瓜柱之间互相通过卯榫方式连接。该模型的各部件均为可拆卸连接,可以进行模型的拆装练习,直观地演示古建筑各部分的构造和结构,模型搭建方便,能够对古建筑有个整体、直观的认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
背景技术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源远流长、自成一体,并在几千年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广泛影响其他国家。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
通常人们是通过古建筑绘画、模型等来对古建筑进行了解。其中,古建筑模型因为形象、直观而受到青睐。在旅游参观时,往往都是以观赏为主,只能从外表对古建筑模型进行观看、分析,由于模型是完整的,模型的各部件之间是如何连接装配的很难看懂。使得人们无法真正了解到古建筑的结构内涵。
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包括第一基座和下部模型,所述下部模型包括下模型骨架和下房顶,所述下模型骨架插接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下模型骨架四周设置有墙体,所述墙体与所述下模型骨架扣接,所述墙体正面设置有门和窗户;
所述下房顶设置所述下模型骨架上方,所述下模型骨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至少四根立柱,四个方向的所述立柱顶部从下到上设置有长度依次减小的多根檩条,相邻两个所述檩条通过瓜柱连接,多个所述檩条和瓜柱构成了所述下房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望板,所述望板上铺设有屋面板,所述屋面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顺水条,垂直所述顺水条设置有多个挂瓦条,所述屋面板下设置有油毡,相邻两个所述挂瓦条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挂瓦条可拆卸连接的平瓦,所述立柱、檩条及瓜柱之间互相通过卯榫方式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上部模型和旋转梯,所述上部模型包括上模型骨架和上房顶,所述上模型骨架和下部模型结构相同,所述下部模型顶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多个支撑柱与所述下房顶可拆卸连接,所述上部模型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基座,所述上模型骨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上模型骨架下方沿周向设置有护栏,所述上房顶设置在所述上模型骨架顶部,所述上房顶的高度大于所述下房顶的高度,所述支撑座和第二基座上开设有连通的入口,所述旋转梯设置在所述下部模型内,所述旋转梯的上端与所述入口处连接。
优选地,所述立柱、檩条及瓜柱两端均开设有互相配合的槽口。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基座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通孔,所述定位孔和通孔通过定位柱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大学,未经焦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88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约购物和分享的电子商务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英语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