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铣刀用的自动截角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8675.0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7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庞东海;张彬;庞世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C5/02 | 分类号: | B27C5/02;B27C5/06;B27G2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吴晓娜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铣刀 自动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铣刀用的自动截角设备,包括放置木材的加工平台及位于加工平台一侧的切割装置,所述加工平台的两侧设有倾斜的导边板,导边板与切割装置交汇处设有切割口,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用于对木材进行加工的铣刀盘及连接铣刀盘的驱动装置、控制铣刀盘和驱动装置推进的移动装置,所述铣刀盘包括轴筒及安装在轴筒外端刀座上的铣刀,所述铣刀的刀刃为内凹式弧形结构。铣刀通过移动装置调节移动,控制铣刀与切割口的距离,实现控制木材拐角切割程度,铣刀盘靠近加工平台的一端,木材拐角切割弧线较大,远离加工平台的一端,木材拐角切割弧形较小。木材通过导边板进行定位,推动木材抵住两侧的导边板即完成切割,操作简单且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铣刀用的自动截角设备。
背景技术
木材加工成木板或者框架的时候,木材边缘拐角一般为直角形状,导致木材拐角较为尖锐,容易碰触人员导致刮伤,一般后期需处理加工为圆弧形状。
现有木材拐角的加工方法一般采用圆规在木材拐角端画弧形,在通过锯刀切割后打磨成圆弧形状,操作较为复杂,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铣刀用的自动截角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圆弧形状的木材拐角加工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铣刀用的自动截角设备,包括放置木材的加工平台及位于加工平台一侧的切割装置,所述加工平台的两侧设有倾斜的导边板,导边板与切割装置交汇处设有切割口;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用于对木材进行加工的铣刀盘及连接铣刀盘的驱动装置、控制铣刀盘和驱动装置推进的移动装置,所述铣刀盘包括轴筒及安装在轴筒外端刀座上的铣刀,所述铣刀的刀刃为内凹式弧形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连接铣刀盘的铣刀杆,所述铣刀杆通过传动轴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铣刀杆上套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固定安装在移动装置的侧板上,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侧板上,所述侧板下端固定垂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侧板与底座构成T型结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与底座滑动连接滑板、与底座螺纹连接的螺杆及控制螺杆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螺杆插入底座对应的螺孔内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导边板对称安装在加工平台的两侧,两侧的导边板倾斜安装构成直角形状,导板板位于切割口的两侧。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轴筒的外端环形分布有若干个刀座,所述刀座与轴筒的侧面固定焊接连接,轴筒内设有与铣刀杆连接的筒孔。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刀座上端的一侧设有对应铣刀的放置槽,刀座上端的另一侧设有抵住铣刀侧面的挡座,所述铣刀的下端设有固定的螺孔,铣刀的下端通过螺丝插入挡座上对应的螺孔内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铣刀杆包括刀轴及与刀轴一体连接的杆轴,刀轴远离杆轴的一端设有盖帽,盖帽上设有螺丝,刀轴对应盖帽设有螺套,盖帽通过螺丝插入螺套内螺纹连接;所述刀轴插入筒孔内连接,刀轴的一端设有垫圈抵住轴筒的一侧,轴筒的另一侧通过盖帽抵住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轴筒的筒孔内设有销槽,所述刀轴的相应位置固定有插销,所述插销嵌入轴筒的销槽内贴合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底座下端的两侧对应滑板设有滑槽,所述滑板的截面为上宽下窄的多边形状,滑板嵌入滑槽内贴合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底座位于滑槽的中间设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转动安装在切割装置内的相应位置,所述螺杆上设有对底座进行限位的限位块,螺杆远离底座的一端连接传动组件。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锥形齿轮及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套接在螺杆远离第三轴承座的一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柄轴固定连接,所述柄轴的相应位置设有第四轴承座,柄轴的外端设有人员驱动的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宇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86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