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全贴合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8306.1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杨建文;李韶栋;甘李;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烯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7/00;B32B37/10;B32B3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地址: | 401420 重庆市綦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贴合 工艺 | ||
一种显示面板全贴合工艺,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将OCA光学胶贴附在第一面板上;步骤二:将第二面板贴合在第一面板贴附有OCA光学胶的一面上;步骤三:进行脱气泡处理;步骤四:检验,合格结束,不合格则进入步骤一。本发明有效解决全贴合内应力集中产生黄斑、Mura、气泡等问题,同时贴合精度高,贴合设备单一,无需额外增加贴合设备,一机两用,大大提高了贴合效率,节约了设备成本,同时高效率,工艺良率高尤其凸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显示面板全贴合工艺。
背景技术
全贴合显示总成作为多媒体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显示效果优越于一切框贴合显示总成;
现有技术中,光学全贴合所使用OCR工艺针对大尺寸成本高,工艺繁琐,良率、效率低;SCA成本低工艺简单但贴合后产品易出现发黄、Mura、不可返工、透过率低下;OCA工艺只适用于小尺寸21.5以下,采用真空贴合方式,无法对应中、大尺寸且设备要求、成本高,无法满足全贴合领域需求;
两种工艺具体为:
具体SCA工艺,SCA通过手工或设备预贴至被贴/贴合基材上,通过手工/治具/设备将两基材及SCA对位预贴合,然后通过真空压合机加温、加压进行SCA热熔、最后通过脱泡机进行脱泡完全熔融最后进行UV照射固化,达到全贴合目的,此工艺相对OCR简单快捷但目前SCA无法克服材料收缩率大问题导致贴合后发黄、Mura等功能问题;
OCR工艺,将OCR(液态光学胶水)通过点胶系统点至基材上通过手工或设备的方式进行垂直贴合或单向引胶贴合,对设备及手工要求高,且贴合后续进行初步固化胶水定位后再次进行全固化操作,后续清洁工作量大;其他OCR工艺如刮涂、注胶等工艺同样必须经过施胶、贴合、固化、清胶,效率低、作业难度大
也有在小尺寸显示面板领域,使用OCA工艺,采用真空组合方式用OCA将两个面板贴合。但是只适用小尺寸,大尺寸对设备要求高,设备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32寸至120寸OCA软对硬设备进行硬对硬全贴合工艺,通过自动或者半自动软对硬贴合设备进行硬对硬贴合,有效解决了现有贴合技术在中、大尺寸全贴合的设备要求高、应力黄斑、气泡、Mura等问题的显示面板全贴合工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面板全贴合工艺,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将OCA光学胶贴附在第一面板上;
步骤二:将第二面板贴合在第一面板贴附有OCA光学胶的一面上;
步骤三:进行脱气泡处理;
步骤四:检验,合格结束,不合格则进入步骤一。
作为优化:
还设置有步骤五:固化处理。
所述第一面板为保护面板或者为显示面板,第二面板为显示面板或者为保护面板,其中所述保护面板为带功能玻璃面板、或者为塑料面板、或者为带触控功能的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柔性显示面板、或者为非柔性的显示面板。
所述步骤二具体为:
2.1、面板抓取设备将第二面板吸附在台面上;
2.2、采用滚轮将第一面板采用辊压方式硬对硬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面板全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为:
2.1、面板抓取设备将第一面板吸附在台面上;
2.2采用滚轮将第二面板采用辊压方式软对硬贴合。
所述步骤三中脱泡温度不高于60℃,压力不高于7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烯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烯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8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烹饪器具
- 下一篇:一种固体工质的储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