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医疗监控预警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36865.9 | 申请日: | 202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7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亚军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05;A61B5/01;A61B5/11;A61M5/17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杜冠甫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医疗 监控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医疗监控预警系统,包括输液监测装置、生理数据监测装置、病房视频监控装置以及信息上传装置,输液监测装置实时采集输液瓶输液状态信息,生理数据监测装置实时采集病人生理数据,病房视频监控装置实时采集病人的活动信息,信息上传装置分别与输液检测装置、血压检测装置以及病房视频监控装置电连接,信息上传装置将输液状态信息、生理数据以及活动信息传递至监护基站。本发明将病人的输液数据以及生理数据进行实时上传,医护人员通过监护基站显示的数据能够观察到各个病人的实时状态,便于医生和护士对病人进行及时的护理和治疗,简化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医疗监控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然而,现在的医疗资源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医护人员的数量无法满足现在的医疗需要。在病房中,通常看到一个护士同时为多个病人进行护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工作难度高,难以避免的造成遗漏或疏忽。
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护理主要集中在输液、体温监控方面,而医生对病人的生理数据以及病情的变化进行全面的掌握并针对进行治疗。现在的病人各项生理数据以及输液实时状态都无法实时传输至护士站或者医生办公室,导致医护人员每天多次来往于各个病人以及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之间,浪费了许多时间,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程医疗监控预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病人生理数据无法得到实时监控并且无法实时上传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远程医疗监控预警系统,包括:输液监测装置、生理数据监测装置、病房视频监控装置以及信息上传装置,所述输液监测装置实时采集输液瓶输液状态信息,所述生理数据监测装置实时采集病人生理数据,所述病房视频监控装置实时采集病人的活动信息,所述信息上传装置分别与所述输液检测装置、所述血压检测装置以及所述病房视频监控装置电连接,并接收所述输液状态信息、所述生理数据、所述活动信息,所述信息上传装置将所述输液状态信息、生理数据以及活动信息传递至监护基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病人的输液数据以及生理数据进行实时上传,医生和护士通过监护基站显示的数据能够清晰明了的观察到各个病人的实时状态,并且便于生成各生理指标变化曲线,便于医生和护士对病人进行及时的护理和治疗,简化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上传装置,包括存储设备以及通信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将所述输液状态信息、生理数据以及活动信息转化成监控数据并存储,所述通信设备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至监护基站,或所述通信设备将所述监控数据上传至互联网,实现计算机设备的访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各项数据进行转化并及时进行传输,能够快速的将各项生理数据传输至监护基站或互联网,提高了传输的效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监护基站获取所述监控数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便于医护人员或者家属随时随地对病人的各项生理数据以及情况进行查看,进一步地保障了病人的治疗效果,也为医护人员的治疗提供方便。
进一步地,还包括终端用户,所述终端用户通过相应账号登录互联网进行数据查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授权研究机构对病人的病情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为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基础,或者为其他医院的医护人员查看病人的历史数据提供便利。
进一步地,所述监护基站还设有预警设备,所述存储设备中设有所述监控数据的预设范围,当所述监控数据超出所述预设范围,所述通信设备发出信号激发所述预警设备发出警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及时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或治疗,进一步地保障了对病人的护理及治疗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亚军,未经刘亚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68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苏木酮A的抗衰老用途
- 下一篇:灵芝连作障碍机制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