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不对称电极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36300.0 | 申请日: | 202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1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模;杨国坚;张晓安;吴振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F1/155 | 分类号: | G02F1/155;G02F1/1523;G02F1/1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不对称 电极 结构 变色 器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具有不对称电极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不对称电极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丙烯酰胺作为单体,N,N-二甲基双丙烯酰亚胺作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作为热引发剂,四甲基乙二胺作为催化剂,氯化钠作为电解质制备离子导电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离子导电层;
第二步,在透明的ITO电极上沉积均匀的阴极变色薄膜作为电致变色功能层,将导电型水凝胶均匀放置在电致变色层上;
第三步,再将易于氧化的电化学物质或者易于氧化的金属离子,放置在导电层的边缘,用保鲜膜封装,得到了基于不对称电极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
所述第一步离子导电层材料的合成包括:离子导电层材料为掺杂电解质的水凝胶,将4.773g丙烯酰胺单体溶于30mL去离子水中,加入5mg N,N-二甲基双丙烯酰亚胺,10mg过硫酸铵,2g氯化钠以及20mg四甲基乙二胺;将得到的溶液密封后放入鼓风烘箱,60℃下放置12h,得到无色透明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用去离子水多次冲洗去除残余的单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对称电极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包括:将具有阴极变色能力的电致变色材料沉积在ITO电极上,形成一个均匀透明的薄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不对称电极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阴极变色能力的电致变色材料为WO3,PEDOT:PS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对称电极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包括:将制备的水凝胶导电层均匀覆盖在制备的已沉积电致变色层的ITO电极上,将易于氧化的物质放置在离子导电层边缘,用保鲜膜将器件封装好,得到具有不对称电极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不对称电极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易于氧化的电化学物质为铜,铝,铁,银;所述易于氧化的金属离子为低价态的钒离子,铬离子。
6.一种由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具有不对称电极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在智能窗中的应用。
8.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在自动控制型防炫目后视镜中的应用。
9.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在反射型显示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63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镁合金贮箱支架构件的精密铸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切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