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对端打通方法和数据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5698.6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7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谢恺龙;何英;王怡雯;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亿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邓超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通 方法 数据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端对端打通方法和数据监测系统,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该端对端打通方法应用于数据监测系统,数据监测系统包括广告投放服务器和与广告投放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且广告投放服务器与媒体端通信连接,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与网站端通信连接,方法包括:若媒体端具有向广告投放服务器传输设备标识号的功能,则广告投放服务器获取媒体端的设备标识号并传输至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获取网站端的第一本地数据,并关联设备标识号和第一本地数据,以打通媒体端和网站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端对端打通方法和数据监测系统具有方案简单且打通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端对端打通方法和数据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广告营销分析中,为了更好地评估广告效果,了解用户全流程的访问行为,往往需要对媒体端以及网站端的数据进行打通。在市场上,有比较多的打通方案,但现有的打通方案均过于复杂且打通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对端打通方法和数据监测系统,其具有方案简单且打通率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对端打通方法,应用于数据监测系统,所述数据监测系统包括广告投放服务器和与所述广告投放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且所述广告投放服务器与媒体端通信连接,所述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与网站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媒体端具有向所述广告投放服务器传输设备标识号的功能,则所述广告投放服务器获取所述媒体端的设备标识号并传输至所述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
所述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获取所述网站端的第一本地数据,并关联所述设备标识号和所述第一本地数据,以打通所述媒体端和所述网站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监测系统还包括媒体流量监测服务器,所述媒体流量监测服务器与所述媒体端和所述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媒体端不具有向所述广告投放服务器传输设备标识号的功能且所述网站端的第一本地数据和所述媒体端的第二本地数据均未被清除,则所述媒体流量监测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并传输至所述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
所述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关联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和所述第二本地数据,以打通所述媒体端和所述网站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媒体端不具有向所述广告投放服务器传输设备标识号的功能且所述网站端的第一本地数据和所述媒体端的第二本地数据均被清除,则所述媒体流量监测服务器获取所述媒体端的第一参数包并传输至所述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参数包用于表征所述媒体端的广告流量参数;
所述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获取所述网站端的第二参数包,并关联所述第一参数包和所述第二参数包,以打通所述媒体端和所述网站端;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包用于表征所述网站端的广告流量参数。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包包括第一IP地址、第一广告位信息和第一时间戳信息,所述第二参数包包括第二IP地址、第二广告位信息和第二时间戳信息,所述关联所述第一参数包和所述第二参数包的步骤包括:
所述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将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广告位信息与所述第二广告位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与所述第二时间戳信息一一对应进行关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广告投放服务器对所述设备标识号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后的设备标识号,并将所述加密后的设备标识号传输至所述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亿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恩亿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5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