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能碳滑板批量检测用的气密性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5331.4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4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6 | 分类号: | G01M3/06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能 滑板 批量 检测 气密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智能碳滑板批量检测用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底板,底板一端顶面上方设有顶板,顶板顶面一端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滑板和充气泵,顶板底面设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活动端固接有固定框,固定框一侧外壁设有转动电机,固定框两侧内壁下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槽,固定框下方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底面中部设有第三电动推杆,固定夹板一端底面滑动设有活动夹板,固定板底面两侧均设有第四电动推杆,每根第四电动推杆活动端均固接压板,固定板底面中部两侧均设有导气管,固定框一侧外壁设有排气管、另一侧外壁设有送气管,底板另一端顶面设有储水箱,底板一端底面设有水泵。本发明看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滑板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智能碳滑板批量检测用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牵引机车从接触网取得电能的电气设备,安装在机车或动车车顶上。碳滑板作为受电弓的重要部件,通过碳滑板与接触导线的摩擦将变电所的电能转移给机车。碳滑板的导电性和耐磨性直接影响受电弓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碳滑板的气密性是碳滑板的重要性能指标。
传统的碳滑板气密性采用人工检测,将碳滑板放置于水中进行检测,需要人工翻转碳滑板,劳动强度大,检测准确度底,且人工检测效率底,不能批量进行检测,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智能碳滑板批量检测用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智能碳滑板批量检测用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面四角均固接有圆柱形的支撑杆,所述底板一端顶面上方设有矩形状的顶板,所述顶板底面四角均固接有圆柱形的支撑柱,每根支撑柱底端均与底板顶面固接,所述顶板顶面一端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顶板顶面滑动设有矩形状的滑板,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活动端与滑板一侧面固接,所述顶板顶面一侧设有充气泵,所述顶板底面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滑板底面固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活动端固接有U形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一侧外壁上端固接矩形状的防护盒,所述防护盒内设有转动电机,所述固定框两侧内壁下端均转动连接有弧形的支撑槽,所述转动电机与对应的支撑槽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框下方设有U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端底面均与对应的支撑槽顶面固接,所述固定板底面中部设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活动端固接有L形的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一端底面滑动设有矩形状的活动夹板,所述固定板底面两侧均设有第四电动推杆,每根第四电动推杆活动端均固接有弧形的压板,所述固定板底面中部两侧均设有导气管,所述固定框一侧外壁设有排气管、另一侧外壁设有送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与对应的导气管的一端固接,所属送气管的进气口与充气泵的出气口固接连接,所述送气管的出气口与对应导气管一端连接,所述底板另一端顶面设有矩形状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顶面为敞口,所述储水箱一端底面设有贯穿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过底板、并位于底板底面下方,所述排水管下端固接有第二开关阀,所述底板一端底面设有矩形状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位于储水箱内。
优选地,所述顶板顶面设有矩形状的开口,所述开口两侧顶面均固接有工字型的滑轨,所述滑板两侧面均固接有T形的限位滑槽,每根滑轨均位于对应的限位滑槽内,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位于开口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框两侧内壁下端均设有圆形的固定孔,每个固定孔内均固接有固定轴承,每个固定轴承内壁均固接有圆筒状的转动管,每根转动管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支撑槽一侧面固接,每根转动管顶面均设有圆形的出气孔,所述导气管对应一端与出气孔固接。
优选地,每根转动管内均固接有连接轴承,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端位于对应的转动管内、且与对应的连接轴承内壁固接,所述送气管的出气口端位于对应的转动管内、且与对应的连接轴承内壁固接,每个连接轴承一侧均固接环形的密封层,每根导气管另一端均固接有连接管,每根连接管两端密封,每根连接管底面均分布有固定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5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