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油沉淀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5111.1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0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程婷;吴爱菊;潘涛;陈晨;甘露;张艺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油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浮渣池、刮泥刮渣机和污泥管,隔油沉淀池包括沉淀池和浮渣池,且沉淀池与浮渣池之间通过连通孔相连接,所述沉淀池顶端两侧设置有轨道,所述刮泥刮渣机上端设置有滑动轮,且刮泥刮渣机的滑动轮与轨道相匹配,所述刮泥刮渣机下侧设置有刮渣板,且刮泥刮渣机底端设置有刮泥板,且刮泥板的一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沉淀池底端一侧设置有污泥斗。该隔油沉淀池沉淀池池底坡度为0.01,隔油沉淀池的池底设置的坡度以便于刮泥刮渣机对于污泥的去除,该隔油沉淀池使污水中的浮油和悬浮物质得到有效去除,净化污水,提高整个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油沉淀池。
背景技术
隔油沉淀池是利用油滴与水的密度差产生上浮作用来去除含油废水中可浮性油类物质的一种废水预处理构筑物。隔油池的构造多采用平流式,含油废水通过配水槽进入平面为矩形的隔油池,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在流动中油品上浮水面,由集油管或设置在池面的刮油机推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脱水罐。在隔油池中沉淀下来的重油及其他杂质,积聚到池底污泥斗中,通过排泥管进入污泥管中。经过隔油处理的废水则溢流入排水渠排出池外,进行后续处理,以去除乳化油及其他污染物,在肉类或禽类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时,隔油沉淀池是必不可少的泥水分离设施,目前的一些隔油沉淀池不能悬浮物质得到有效去除,整个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不是很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隔油沉淀池,以解决目前的一些隔油沉淀池不能悬浮物质得到有效去除,整个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隔油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浮渣池、刮泥刮渣机和污泥管,隔油沉淀池包括沉淀池和浮渣池,且沉淀池与浮渣池之间通过连通孔相连接,所述沉淀池顶端两侧设置有轨道,所述刮泥刮渣机上端设置有滑动轮,且刮泥刮渣机的滑动轮与轨道相匹配,所述刮泥刮渣机下侧设置有刮渣板,且刮泥刮渣机底端设置有刮泥板,且刮泥板的一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沉淀池底端一侧设置有污泥斗,所述沉淀池和浮渣池底端均设置有潜污泵,且沉淀池和浮渣池同侧均设置有预埋管,所述两个预埋管均与污泥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池底坡度为0.01。
进一步的,所述刮泥刮渣机的轨距为2.75m。
进一步的,所述刮渣板与水平面构成45°夹角,且刮渣板的长度略小于沉淀池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预埋管和浮渣池的预埋管与污泥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蝶阀。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潜污泵设置在污泥斗内。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管线的尺寸为DN80。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势:
该隔油沉淀池沉淀池池底坡度为0.01,隔油沉淀池的池底设置的坡度以便于刮泥刮渣机对于污泥的去除,该隔油沉淀池使污水中的浮油和悬浮物质得到有效去除,净化污水,提高整个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隔油沉淀池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油沉淀池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5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写入方法、数据读取方法与存储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插头以及电源适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