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震器和包括减震器的用于支柱类电气设备的减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4756.3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锋;林森;卢智成;孙宇晗;朱祝兵;李圣;刘振林;王海菠;刘海龙;张谦;孟宪政;钟珉;韩嵘;高坡;薛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包括 用于 支柱 电气设备 减震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器和包括减震器的用于支柱类电气设备的减震装置,包括中空的外壳、传动轴(4)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压缩弹簧(6)和两个摩擦组件(5);两个摩擦组件(5)设置于所述压缩弹簧(6)的两端,且压缩弹簧(6)两端分别紧贴摩擦组件(5);传动轴(4)依次穿过其中一个摩擦组件(5)、压缩弹簧(6)和另一个摩擦组件(5),压缩弹簧(6)两端分别紧贴摩擦组件(5),多个减震器均匀分布在支撑机构周围,减震器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大大减小了震后存在残余变形的可能性,不容易造成电气设备累积倾斜和偏移现象,可靠性高;本发明结构紧凑,造价低廉,减震效果好,摩擦组件的不同形式可提供不同大小出力,适用各类支柱类电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施抗震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器和包括减震器的用于支柱类电气设备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处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由于能源基地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均,大量变电站/换流站需建设于地震烈度高的抗震不利地区。变电站/换流站内60%以上的关键设备为支柱类电气设备(如避雷器、互感器等),为保证绝缘性能,支柱类电气设备通常采用瓷质材料,而为满足电气间隙要求支柱类电气设备在结构上细而高,设计制造难以兼顾抗震性能,因此支柱类电气设备地震损坏严重。支柱类电气设备还会受到大风影响,且要进行开关开合闸等动作,这些均会造成支柱类电气设备受力及振动,但这些情况不会破坏支柱类电气设备,此时要避免减震器动作,保证支柱类电气设备稳定运行。而当一定等级的地震发生时,减震装置应触发并工作,通过耗能降低支柱类电气设备地震反应,因此用于保护支柱类电气设备的减震系统应设置一定的触发力。
为提高地震高烈度区站内支柱类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基于铅合金变形耗能的减震装置,电气设备的底端设有法兰底板,用于支撑电气设备的设备支架的顶端设有支架顶板,通过该减震装置将法兰底板和支架顶板相连接,该减震装置包括支撑垫块、螺栓和减震器,支撑垫块置于法兰底板和支架顶板之间,减震器穿过法兰底板和支架顶板后通过螺栓将法兰底板、支撑垫块和支架顶板固紧在一起。上述基于铅合金变形耗能的减震装置不具有自恢复功能,且在遭遇地震时触发动作,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减震器的滞回曲线为占据四个象限的四边形,震后存在残余变形,电气设备可能累积倾斜、偏移等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无法自复位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器和包括减震器的用于支柱类电气设备的减震装置,减震器包括:中空的外壳、传动轴(4)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压缩弹簧(6)和两个摩擦组件(5);两个摩擦组件(5)设置于所述压缩弹簧(6)的两端,且压缩弹簧(6)两端分别紧贴摩擦组件(5);传动轴(4)依次穿过其中一个摩擦组件(5)、压缩弹簧(6)和另一个摩擦组件(5),压缩弹簧(6)两端分别紧贴摩擦组件(5),不仅具有自复位功能,且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器,包括:中空的外壳、传动轴(4)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压缩弹簧(6)和两个摩擦组件(5);
所述两个摩擦组件(5)设置于所述压缩弹簧(6)的两端,且压缩弹簧(6)两端分别紧贴摩擦组件(5);
所述传动轴(4)依次穿过其中一个摩擦组件(5)、压缩弹簧(6)和另一个摩擦组件(5)。
还包括两个调节螺母(7)和两个防松螺母(8);
所述调节螺母(7)安装于摩擦组件(5)的外侧,用于给压缩弹簧(6)施加预紧力;
所述防松螺母(8)安装于调节螺母(7)的外侧。
所述摩擦组件(5)包括单锥面内环(11)和与单锥面外环(10)。
所述单锥面内环(11)和单锥面外环(10)各有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4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