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氨甲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醋酸盐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3498.7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8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春;吕超;王雅琪;王云龙;王荣良;王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九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61 | 分类号: | C07D213/61;C07C51/41;C07C5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2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吡啶 醋酸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氨甲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醋酸盐的合成方法,属于农药中间体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以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在醋酸溶剂中,雷尼镍催化下,在一定温度下,采用低压催化加氢,经后处理得到2‑氨甲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醋酸盐。本发明技术路线选择合理,反应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分离收率和产品纯度都很高,适合工业化放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中间体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作为农药杀菌剂—氟吡菌胺中间体2-氨甲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醋酸盐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氟吡菌胺,通用名为:fluopicolide,商品名为:Infinito;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的新型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各类蔬菜和葡萄上的常见卵菌纲病害,如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猝倒病等,具有毒性低、相对用量少、药效高、代谢能力强等特点,其应用和市场前景广阔。
氟吡菌胺由2,6-二氯苯甲酰氯和其关键中间体2-氨甲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或盐制备而成。目前文献报道2-氨甲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或盐的合成工艺路线包括:
1)专利CN106279004以2-氰甲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经过碱性水解生成2-乙酰胺-3-氯-5-三氟甲基吡啶,再经Hofmann降级,生成目标产物。
2)专利CN106220555以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和硝基甲烷反应,生成2-硝基甲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再在离子液体中用镍基催化剂催化加氢得到目标产物。
3)专利CN104557684以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和二苯酮为原料,经过四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4)专利WO2002016322、WO2016173998、EP1422221以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直接经过催化加氢得到目标产物。
在上述合成方法中,前三种方法反应步骤长、并有涉及到化学危险品硝基甲烷、贵重离子液体、反应过程中副产物多、后处理繁琐等因素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方法4)最具优势,但是现有文献方法还存在弊端。WO2002016322用钯、铂、钌等贵金属催化剂,在强酸存在下,以醇作溶剂进行催化加氢,由于催化剂活性很高,会有脱氯副产产生,尤其不适合弱酸盐制备,脱氯副产会更大,影响产品的分离提纯的同时降低收率。
WO2016173998进行技术改进,在使用钯、铂、钌等贵金属催化剂同时,引入一种催化剂改性剂,使其催化剂活性弱化达到抑制脱氯副产产生,但是需要强酸体系下高压加氢,另外由于改性催化剂的引入使回收的贵金属催化剂只能套用两次,没有成本优势。EP1422221采用雷尼镍在弱酸体系醋酸中高压催化加氢,虽然很大程度避免了脱氯杂质产生,但是为了减少副反应发生,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需要高压下用高压泵长时间连续进料,对设备要求很高,不利于工业化操作,而且该专利没有涉及分离目标产物的后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2-氨甲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醋酸盐的方法。该方法以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并一次性投料,在乙酸溶剂中,雷尼镍作催化剂,采用低压反应,进一步减少或避免脱氯杂质产生,可以在玻璃反应瓶和搪瓷釜中实现,经过简单的后处理即可以分离得到产品,对设备要求低,更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体工艺路线如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2-氨甲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醋酸盐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在醋酸溶剂中,雷尼镍催化下,在一定温度下,采用低压催化加氢,经后处理得到2-氨甲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醋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九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九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34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