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盘全自动感应其内夹片料无或料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3219.7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镇江;张晓山;邹俊;戚艳超;崔志佳;常德旺;闫鹏;黄海添;王鸿宣;李昊楠;仲春原;国瀚杰;经胜博;陈鸿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27/02 | 分类号: | B65G27/02;B65G47/256;B65G47/248;B65G43/0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彭艳妮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全自动 感应 其内 夹片料无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盘全自动感应其内夹片料无或料满装置,还包括激光器和阀门装置,所述的激光器通过支架设置于料盘上,所述的激光器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器包括激光器Ⅰ和激光器Ⅱ,激光器Ⅰ设置于料盘上端,激光器Ⅱ设置于料盘内,激光器Ⅱ位于激光器Ⅰ的下方;所述阀门装置通过支撑架设置于料盘上,所述的阀门装置包括传输槽、阀门、气缸和通道,传输槽通过通道与料盘上的出口连接,通道以倾斜方式设置于料盘上,所的阀门和气缸分别设置于通道的另一端上,该通道的另一端与传输槽一端连接,通道与传输槽相贯通,所述阀门与气缸连接,阀门位于通道与传输槽之间,通过阀门的开、关控制通道上的夹片传输到传输槽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控装置,特别是一种振动盘全自动感应其内夹片料无或料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震动式给料器的振动盘(料盘)内存在夹片无料,这样无法提供给夹片全自动输送线所需的夹片的问题,还存在振动盘内夹片数量太多导致振动盘内夹片无法正常输送到输送线的问题。而震动式给料器由于比较大型,所以需要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就不方便控制传送出来夹片的量和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振动盘全自动感应其内夹片料无或料满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振动盘全自动感应其内夹片料无或料满装置,包括震动式给料器,该震动式给料器包括基座、电磁铁、板弹簧和料盘,所述料盘通过电磁铁和板弹簧与基座连接,料盘上设有轨道和出口,还包括激光器和阀门装置,所述的激光器通过支架设置于料盘上,所述的激光器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器包括激光器Ⅰ和激光器Ⅱ,激光器Ⅰ设置于料盘上端,激光器Ⅱ设置于料盘内,激光器Ⅱ位于激光器Ⅰ的下方;所述阀门装置通过支撑架设置于料盘上,所述的阀门装置包括传输槽、阀门、气缸和通道,传输槽通过通道与料盘上的出口连接,通道以倾斜方式设置于料盘上,通道一端与料盘的出口贯通,所的阀门和气缸分别设置于通道的另一端上,该通道的另一端与传输槽一端连接,通道与传输槽相贯通,所述阀门与气缸连接,阀门位于通道与传输槽之间,通过阀门的开、关控制通道上的夹片传输到传输槽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传感器、感应棒、检测棒、旋转盘和旋转轴,所述传感器通过固定支架设置于料盘上,该传感器位于料盘上方,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Ⅰ和传感器Ⅱ,传感器Ⅰ以竖直方式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传感器Ⅱ以倾斜方式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传感器Ⅱ与传感器Ⅰ之间形成47度夹角,所述旋转盘通过旋转轴和轴承设置于固定支架上,该旋转盘位于传感器下方,所述感应棒和检测棒分别固定设置于旋转盘上,当料盘中没有夹片时,检测棒为竖直状态,此时感应棒位于传感器Ⅰ的下方。
料盘靠近出口的轨道上设有台阶和栏杆,该栏杆设置于台阶上,栏杆与料盘内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夹片大头端的外径,夹片在料盘的震动下沿着轨道向出口移动,当夹片通过台阶时,夹片的一端就会向下倾倒,此时夹片就能直立起来。
料盘靠近出口的轨道上设有护栏,护栏的顶部位于轨道上方,护栏的顶部与轨道间的距离大于夹片的高度,该护栏的宽度等于夹片小头端的外径,当夹片通过该护栏时,只有夹片的小头端朝上时才能通过,大头端朝上的就掉落到料盘中。
位于护栏下方的轨道上设有斜坡,该斜坡用于使得横躺着的夹片滑落到料盘中。
还包括传送带,传送带一端与传输槽连接,传送带另一端与料盘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一种振动盘全自动感应其内夹片料无或料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32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