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照明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32535.2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3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普乐照明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23/00;F21V23/04;F21V19/02;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卿高山 |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惠澳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太阳能 照明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照明系统,包括安装模块、太阳能板、供电模块、光源模块和检测模块;通过将光源模块固定安装到安装模块上,光源模块可根据太阳能板的安装角度进行旋转调整,使得产品可以适应不用地区的安装要求;将检测模块固定安装到光源模块上,使得检测模块能准确的检测到光源模块下是否有人员或者车辆通过,当检测到有人员或者车辆通过时,光源模块就会开始提供照明或者提高照明亮度,当检测到没有人员或者车辆通过时,光源模块就会降低照明亮度或者停止照明;通过供电模块输出直流电压直接给光源模块供电,使得光源模块内不需要额外设置电源,降低了光源模块的复杂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能源消耗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这些原料储量有限,不可再生,而且,能源消耗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硫的氧化物,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和酸雨,破坏环境。因此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太阳能照明发展迅速,其装置几乎覆盖了整个照明领域。市场对太阳能照明产品的需求日趋增长,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太阳能照明系统是以太阳能为能源,通过储能电池二实现光电转换,白天用储能电池积蓄、贮存电能,晚上通过控制器对电光源供电,实现所需要的功能性照明。
太阳能照明系统主要由太阳能板、照明灯和电池等组成,现有的太阳能照明系统存在:
1.照明灯与太阳能板是分开独立安装的,给太阳能照明系统的安装增加了复杂程度,且不同地区的太阳能板的安装角度都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是照明灯是无法随着太阳能板的角度调整进行实时调整的,且现有的照明灯内大多都需要有电源,这增加了照明灯的复杂程度;
2.现有的太阳能照明系统大多没有移动感应器用于实时检测有无车辆或者人员经过,在没有人或者车辆通过时,照明灯依旧以额定功率工作,这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现在虽然也有太阳能照明系统安装了移动感应器,但是大多都是安装在太阳能板中间,随着太阳能板安装角度的调整,这些移动感应器的检测位置就会偏移,并不能检测到太阳能照明系统下是否有人员或者车辆通过。
因此,需提供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照明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照明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照明系统,包括安装模块、太阳能板、供电模块、光源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光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太阳能板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给所述供电模块供电,所述太阳能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模块上;所述供电模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模块上;所述光源模块用于提供照明,所述光源模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模块上,所述光源模块可根据所述太阳能板的安装角度进行旋转调整;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有无人员或者车辆,所述检测模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光源模块上。
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防雷器、充放电控制器、储能电池、电池均衡保护电路,所述防雷器与所述充放控制器的输入端并联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太阳能板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均衡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均衡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光源模块和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源模块包括散热器和多个照明组件,所述散热器固定设置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照明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普乐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普乐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2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