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腐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干化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32387.4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4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振勇 |
| 主分类号: | C12M1/16 | 分类号: | C12M1/16;C12M1/107;C12M1/0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弃物 干式厌氧 发酵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腐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干化设备,其结构包括有支脚、干式厌氧发酵干化机本体、减震座、高效节能电机、主动轮、传动带、从动轮、横纵搅拌装置、入料孔,干式厌氧发酵干化机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能够进行横向搅拌,也能进行纵向搅拌,避免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形成旋流,有助于提高搅拌效率,使得搅拌更为均匀,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原理,通过气囊与波纹管能间接使得垂直搅拌板进行顺时针旋转也能够进行逆时针旋转,从而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更有利于有机废气物的均匀发酵,提高发酵效率,缩短发酵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厌氧发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易腐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干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易腐废物数量越来越大,包括粪便、糟渣、滤泥、餐厨垃圾等种类繁多的有机废弃物,这类废物在自然环境中易腐烂变质,成为妨碍正常生产及生活的污染源,造成环境公害,会导致人、畜呼吸及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由于易腐有机废弃物蕴藏着巨大的物质财富,可作为燃料、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一般通过发酵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来处理,发酵有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之分,一般采用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可减少污染,且处理时产生的沼气属清洁能源,不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符合能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现有的干式厌氧发酵的发酵装置为了提高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的接触面积以及发酵效率,都设置有搅拌装置,可见搅拌装置对干式厌氧发酵的重要性,但是现有的干式厌氧发酵的搅拌装置由于技术不够,只能进行单向搅拌,从而使得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在搅拌时会形成旋流后,旋流后的固态物质、液态物质很难实现均匀搅拌,且搅拌效率低,需要搅拌的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腐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干化设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易腐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干化设备,其结构包括有支脚、干式厌氧发酵干化机本体、减震座、高效节能电机、主动轮、传动带、从动轮、横纵搅拌装置、入料孔,所述干式厌氧发酵干化机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顶部安装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机械连接有高效节能电机,所述高效节能电机的数出轴上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从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安装在横纵搅拌装置上,所述横纵搅拌装置与干式厌氧发酵干化机本体相连接,所述干式厌氧发酵干化机本体的一侧还设置有入料孔;
所述横纵搅拌装置包括有主轴、轴套、横纵搅拌机构,所述主轴贯穿有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轴套,所述轴套的三等分位上均装有横纵搅拌机构。
作为优化,所述轴套包括有从动齿轮、双层中空套体、微型电机、主动齿轮、转轴,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均布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均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双层中空套体活动连接,所述双层中空套体外连有横纵搅拌机构。
作为优化,所述从动齿轮由内齿轮体、N极朝外永磁铁、导向环组成,所述内齿轮体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导向环,所述内齿轮体的外壁三等分位上均内嵌有N极朝外永磁铁,所述内齿轮体的内齿块与主动齿轮的外齿块相啮合,所述导向环与双层中空套体的内壁导向槽活动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横纵搅拌机构包括有气囊组件、一号垂直搅拌组件、二号垂直搅拌组件、水平搅拌板、齿条带,所述水平搅拌板中心垂直连接有二号垂直搅拌组件,所述二号垂直搅拌组件两侧均设置有一号垂直搅拌组件,所述一号垂直搅拌组件与水平搅拌板进行轴连接,所述一号垂直搅拌组件、二号垂直搅拌组件通过齿条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齿条带上连接有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与水平搅拌板活动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有动板、气囊、定板、波纹管、连接板、N极朝外永磁铁,所述气囊一端与动板相连,另一端于定板相接,所述动板远离定板的一面内嵌有N极朝外永磁铁,所述定板通过波纹管与连接板连接,所述定板与水平搅拌板固定连接,所述动板与水平搅拌板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板与齿条带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振勇,未经刘振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23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