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线性模型的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31465.9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0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钟博文;王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N3/00 | 分类号: | G06N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 地址: | 2151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非线性 模型 参数 确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非线性模型的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模型包括至少两个模型参数,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个模型参数划分为至少两个参数种群;
在每次参数迭代过程中,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述至少两个中的一个目标参数种群进行参数优化,其它参数种群的参数保持不变,直至所有参数种群确定完成时参数迭代过程停止,得到所述非线性模型的模型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述至少两个中的一个目标参数种群进行参数优化,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参数种群中每个粒子的历史最优位置和所述目标参数种群的历史全局最优位置;
获取所述目标参数种群的上次迭代速度和上次迭代位置;
基于所述上次迭代速度、所述历史最优位置与所述上次迭代位置之差、历史全局最优位置与上次迭代位置之差,确定本次迭代速度;
基于所述本次迭代速度和所述上次迭代位置之和确定本次迭代位置;
使用所述本次迭代速度和所述本次迭代位置,基于所述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述目标参数种群进行参数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本次迭代速度和所述本次迭代位置,基于所述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述目标参数种群进行参数优化,包括:
在上次迭代结束后,使用所述本次迭代速度和所述本次迭代位置执行下述步骤,直至迭代次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者参数误差在预设范围内时停止:
确定所述目标参数种群中每个粒子的适应度;
对于每个粒子,在所述粒子的适应度小于所述历史最优位置的适应度时,使用所述粒子替换所述历史最优位置;在所述粒子的适应度小于所述历史全局最优位置的适应度时,使用所述粒子替换所述历史全局最优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上次迭代速度确定所述本次迭代速度时,所述上次迭代速度的权重随上次迭代时各个粒子的适应度和历史权重值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次迭代速度和所述本次迭代位置通过下式确定:
Vit+1=ωVit+c1×r1×(Pbesti-Pit)+c2×r2×(gbest-Pit)
Pit+1=Pit+Vit+1
其中,ω为上次迭代速度的权重,为上次迭代速度,c1、c2、r1、r2为预设常数,Pbesti为历史最优位置,gbesti为历史全局最优位置,为上次迭代位置,fmin为上次迭代中所有粒子的最小适应度,favg为上次迭代中所有粒子的平均适应度,fi为上次迭代中第i个粒子的适应度,i为目标参数种群中粒子的序号,ωmin为历史最小权重,ωmax为历史最大权重。
6.一种非线性模型的参数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模型包括至少两个模型参数,所述装置包括:
种群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模型参数划分为至少两个参数种群;
参数优化模块,用于在每次参数迭代过程中,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述至少两个中的一个目标参数种群进行参数优化,其它参数种群的参数保持不变,直至所有参数种群确定完成时参数迭代过程停止,得到所述非线性模型的模型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14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校园用人脸识别安全隐患报警装置
- 下一篇: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