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3D打印切片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1359.0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7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韩立芳;白洁;连春明;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00 | 分类号: | B28B1/00;B33Y10/00;B33Y30/00;B33Y40/00;B33Y50/00;B33Y50/02;G06F30/13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宋小光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打印 切片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建筑3D打印切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建筑模型,对所获取的建筑模型进行拆分以形成多个构件单元;
获取3D打印线条的线宽;
依据所述3D打印线条的线宽为所述构件单元设计对应的外壳打印线和布置于所述外壳打印线内的加强肋打印线;
依据所述构件单元的高度计算得出打印层的分层信息;以及
将所述外壳打印线、所述加强肋打印线以及所述打印层的分层信息组合形成切片数据并输出;
设计加强肋打印线的步骤,包括:
获取加强肋的样式;
依据所述加强肋的样式于所述外壳打印线内布置加强肋形成加强肋的布置线;
获取加强肋的充盈值,利用所述加强肋的充盈值和所述3D打印线条的线宽调整所述加强肋的布置线以形成加强肋打印线,所形成的加强肋打印线与外壳打印线间留有间隙,所述加强肋的充盈值为加强肋与外壳的重叠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3D打印切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构件单元的高度计算得出打印层的分层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3D打印场地的平整度,依据所获取的3D打印场地的平整度设计一找平层的层高;
获取3D打印机的标准层的层高;
计算所述构件单元的高度减去所述找平层的层高再除以所述标准层的层高得到打印层数以及余数,判断所得到的余数是否大于所述标准层的层高的一半;
若所得到的余数大于所述标准层的层高的一半,则将所得到的余数作为最后一层的层高,将所述找平层的层高、所述标准层的层高、所述打印层数以及所述的最后一层的层高作为打印层的分层信息;
若所得到的余数小于等于所述标准层的层高的一半,则舍弃所得到的余数,将所述找平层的层高、所述标准层的层高以及所述打印层数作为打印层的分层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3D打印切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加强肋的充盈值和所述3D打印线条的线宽调整所形成的加强肋的布置线以形成加强肋打印线的步骤,包括:
于所述加强肋的端部设置偏心距,并依据公式一计算得出偏心距的值,依据计算得到的偏心距的值调整所述加强肋的布置线形成加强肋打印线,所述公式一为:
Δ=0.5t-e+0.5t/sin(90°-α)
公式一中,Δ为加强肋的充盈值,表示加强肋与外壳间的重叠厚度,e为加强肋的偏心距,t为3D打印线条的线宽,α为加强肋与外壳间的夹角,该夹角的值为标准夹角或等分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3D打印切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加强肋的充盈值和所述3D打印线条的线宽调整所形成的加强肋的布置线以形成加强肋打印线的步骤,包括:
于所述加强肋的端部设置倒角,并依据公式二计算得出倒角的值,依据计算得到的倒角的值调整所述加强肋的布置线形成加强肋打印线,所述公式二为:
Δ=0.5t-r/sin(90°-α)+r+0.5t
公式二中,Δ为加强肋的充盈值,表示加强肋与外壳间的重叠厚度,r为加强肋的倒角,t为3D打印线条的线宽,α为加强肋与外壳间的夹角,该夹角的值为标准夹角或等分夹角。
5.一种建筑3D打印切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筑模型和3D打印线条的线宽;
与所述获取模块连接的拆分模块,用于对所述建筑模型进行拆分以形成多个构件单元;
与所述获取模块和所述拆分模块连接的设计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打印线条的线宽为所述构件单元设计对应的外壳打印线和布置于所述外壳打印线内的加强肋打印线;以及
与所述拆分模块和所述获取模块连接的层高计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构件单元的高度计算得出打印层的分层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加强肋的样式和加强肋的充盈值,所述加强肋的充盈值为加强肋与外壳的重叠厚度;
所述设计模块包括布置线设计子模块和打印线设计子模块;
所述布置线设计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加强肋的样式于所述外壳打印线内布置加强肋形成加强肋的布置线;
所述打印线设计子模块利用所述加强肋的充盈值和所述3D打印线条的线宽调整所述加强肋的布置线以形成加强肋打印线,所形成的加强肋打印线与外壳打印线间留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13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依赖跟随目标的虚拟车道线构造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圆晶片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