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1341.0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6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徐鑫;陈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张群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油烟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壳体及设于该壳体内的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下部具有竖向延伸的进烟腔,所述壳体下部的前侧壁和/或底壁上开有与该进烟腔相连通的进烟口,所述壳体上部具有与进烟腔相连通的集烟腔,所述集烟腔向前延伸形成用于安装风机系统的安装腔,该安装腔底部所对应的壳体上开有与安装腔相连通的上吸风口。本发明在安装腔的底部开设了上吸风口,当壳体下部的进烟口处存在油烟向上逃逸的问题时,可通过上进风口将逃逸的油烟吸走,以提高吸油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是目前厨房中必不可少的电器,较为常见且使用比较广泛的是上排式油烟净化系统。
目前,上排式油烟净化系统主要分为两类:顶吸式吸油烟机和近吸式吸油烟机。顶吸式吸油烟机较为美观,但其进烟口较高,吸油烟效果有限;与顶吸式吸油烟机相比,近吸式吸油烟机的进烟口较低,但是,受到近吸式吸油烟机外形结构及内部风道结构的影响,目前的近吸式吸油烟机也无法更好的接近油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吸油烟效果。
具有竖向烟道的吸油烟机有利于接近烟源,快速将油烟吸走,但对于该种吸油烟机,一旦油烟向上飘溢至脱离进烟口区域,就难以再排出,影响厨房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避免油烟逃逸、提高吸油烟效果的吸油烟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壳体及设于该壳体内的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下部具有竖向延伸的进烟腔,所述壳体下部的前侧壁和/或底壁上开有与该进烟腔相连通的进烟口,所述壳体上部具有与进烟腔相连通的集烟腔,所述集烟腔向前延伸形成用于安装风机系统的安装腔,该安装腔底部所对应的壳体上开有与安装腔相连通的上吸风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吸风口处设置有能将其打开或关闭的开关组件,该开关组件安装于壳体上。设置该开关组件,在安装腔底部存在上溢的油烟时,可将上吸风口打开,吸走油烟,在安装腔底部不存在上溢的油烟时,可保持上吸风口关闭,保持吸油烟机整体美观。
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件能相对于上吸风口上下翻转地设于壳体上,所述开关组件向上翻转能隐藏在安装腔内、向下翻转能露出于安装腔下方,所述开关组件的前侧壁上开有能在其露出于安装腔下方状态下将安装腔与外界连通的透风口。该结构可使开关组件在不使用时隐藏在壳体内,保持整机美观。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风机系统为双进风风机系统,所述风机系统的后侧具有对应集烟腔布置的主进风口,所述风机系统的前侧具有对应安装腔布置的辅助进风口。所述风机系统通过风机架安装在壳体的内顶壁上,所述风机架的前侧下边缘处向后弯折形成能将集烟腔与安装腔分隔开的挡板。该挡板上部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延伸至风机系统的后侧壁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10度,挡板下部继续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延伸至进烟腔前壁的上边缘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85度,挡板除了用于将集烟腔与安装腔分隔开,还起到将风机系统上滴落的油滴向下导流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本体及驱动件,所述本体具有与上吸风口大小相匹配的底板及分别自该底板的两侧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前边缘、第二侧板的前边缘、底板的前边缘处连接有前侧板,所述底板的后边缘转动连接在上吸风口的后边缘处,所述透风口开设于前侧板上,所述驱动件设于壳体中并用于驱动本体翻转。采用上述结构,在开关组件下翻至使上进风口打开状态下,油烟自透风口吸入安装腔中,在该过程中,倾斜布置的底板会对油烟起到引导作用,避免油烟大量积累在挡板上部与下部形成的拐角区域处,而是经底板导流后上行更快的经辅助进风口吸走。
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件上翻至隐藏在安装腔中状态下,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与安装腔底部所对应的壳体下壁面基本对齐。采用这样的结构,可在上进风口关闭状态下,使整机更为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13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