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衣龙用多功能中和酸剂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9906.1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9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肖智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智泉 |
主分类号: | C11D7/32 | 分类号: | C11D7/32;C11D7/34;C11D7/26;C11D7/08;C11D7/60;D06L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汇知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83 | 代理人: | 刘焓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 多功能 中和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衣龙用多功能中和酸剂及其制作工艺,中和酸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1‑5%、40%纯度的二乙撑三胺五乙酸2‑6%、荧光增白剂0.01‑0.5%、氨基磺酸12‑20%、柠檬酸1‑5%、草酸1‑5%、氢氟酸0.01‑0.2%、乙醇2‑6%,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提供的洗衣龙用多功能中和酸剂,制作简单、实用,中和效能好,能快速同步完成过酸中和、柔软抗静电、增白处理。本发明提供的中和酸剂,不仅中和碱性物质,还能有效去除沉积在公用纺织品上的钙、镁、铁离子以及其它污垢沉积物,有效避免纺织物经反复洗涤后泛灰发黄,使其白度值长期保持﹥70度;使用该中和酸剂后能使公用纺织品湿态下pH值为5‑7,避免洗涤后的公用纺织品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引起皮肤瘙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中和酸剂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洗衣龙用多功能中和酸剂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洗衣龙”,是一种隧道式洗衣机的简称,洗衣龙在完成主洗、漂洗结束后,随即进入过酸中和程序,过酸中和程序中使用的中和酸剂,主要用于公用纺织品洗涤漂洗后过酸中和。
目前市场上用于洗衣龙的中和酸大多选用草酸、氟硅酸钠、柠檬酸等,尽管这些酸剂各有功能特点,但中和效果欠佳,中和后pH值偏高(pH值大于7),存在下述问题:其一、会残留部分碱性物质在织物中,随着水分蒸发织物干燥过程,残留在织物中的碱浓度增加,pH值过高不仅会损伤织物纤维,还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引起皮肤瘙痒;其二、pH值偏高,除了不能有效中和掉余碱外,亦不能去除酸溶性污垢以及附着在织物表面的含钙、镁等金属离子的沉积物,并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而累积,随着残留物的累积而渐进式导致织物泛灰、发黄、手感差;其三、巾类织物过酸中和时,pH值偏高,大大降低了柔软剂的吸附因而降低了柔软抗静电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衣龙用多功能中和酸剂及其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洗衣龙用多功能中和酸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1-5%、40%纯度的二乙撑三胺五乙酸2-6%、荧光增白剂0.01-0.5%、氨基磺酸12-20%、柠檬酸1-5%、草酸1-5%、氢氟酸0.01-0.2%、乙醇2-6%,余量为去离子水。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2-3%、40%纯度的二乙撑三胺五乙酸2-4%、增白剂0.05-0.2%、氨基磺酸15-18%、柠檬酸2-3%、草酸2-3%、氢氟酸0.05-0.1%、乙醇3-4%,余量为去离子水。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2%、40%纯度的二乙撑三胺五乙酸3%、增白剂0.1%、氨基磺酸16%、柠檬酸2%、草酸2%、氢氟酸0.05%、乙醇3-4%,余量为去离子水。
一种洗衣龙用多功能中和酸剂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A液制备:向其中一部分去离子水中加入甲基氨酸二乙酸三钠,边加入边搅拌,接着加入二乙撑三胺五乙酸和荧光增白剂,搅拌均匀后得A液待用;
(2)B液制备:往另外一部分的去离子水中加入乙醇,去离子水温度30℃,紧接着加入氨基磺酸、柠檬酸和草酸,边加边搅拌,充分溶解后加入氢氟酸,搅匀即得B液;
(3)中和酸剂制备:将制备好的A液缓倒入B液中,边加边搅拌,搅匀即得洗衣龙用多功能中和酸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洗衣龙用多功能中和酸剂,制作简单、实用,中和效能好,能快速同步完成过酸中和、柔软抗静电、增白处理。同时,中和后即反应完成,中和酸剂已所剩无几,因此对环境无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智泉,未经肖智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9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