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高温高压下测量含水原油粘度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8773.6 | 申请日: | 202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8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权;石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G01N1/44;G01N1/38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谢洋 |
地址: | 434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压下 测量 含水 原油 粘度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高温高压下测量含水原油粘度的系统,包括:水浴锅、中间容器、毛细管、加热装置、压力装置、进样阀门及进水阀门;毛细管与所述中间容器之间连接样品传送毛细管;所述压力装置包括第一压力单元及第二压力单元,所述第一压力单元包括控压装置、第一开关阀门及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单元包括第二开关阀门及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中间容器内部设有活塞,样品部及传压介质容纳腔,传压介质容纳腔上连通有压力管,压力管上安装高压恒速水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适用范围广;测量装置材料耐二氧化碳腐蚀,能直接测量含二氧化碳原油粘度;操作简单,测量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测试和计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油测试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高温高压下测量含水原油粘度的系统。
背景技术
原油粘度是油气田开发和油气集输设计的重要物性参数。原油粘度是原油在流动过程中内部的摩擦阻力,而含水率会影响原油的粘度,因此,在油气开采和集输过程中,不同含水率的原油在管线中的流动能力不一样。在原油集输管网设计、采油工艺设计及管输压降计算都和原油的粘度有密切的联系,测试不同含水率原油的粘度对优化工艺设计、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用的测量原油粘度的仪器包括数显旋转粘度计、高温高压流变仪和落球粘度计。落球粘度计可以测量原油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粘度,但当原油中含水时不适用。旋转粘度计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测试方便等优点,但旋转粘度计不能测试原油在高压条件下的粘度,而且在高温条件下测试原油粘度需要额外的加热槽,这样更加不能用于含水原油粘度的测试了。高温高压流变仪能测量原油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粘度,但是操作复杂,价格昂贵,一般企业单位难以承受,不适合推广使用。
常规粘度测试仪器测量含水原油粘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油田开发后期大量注入导致采出原油中大量含水,如何准确测试含水原油粘度是油田高效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提出一种方便实用测量含水原油粘度的仪器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原油粘度的仪器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高温高压下测量含水原油粘度的系统。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在高温高压下测量含水原油粘度的系统,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测量含水原油在高温高压下粘度的系统包括:水浴锅、设于所述水浴锅内的中间容器、均匀分布在所述水浴锅内的毛细管、用于对所述水浴锅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与所述毛细管连接的压力装置、与所述中间容器连接的进样阀门及与所述水浴锅连接的进水阀门;
所述毛细管与所述中间容器之间连接样品传送毛细管;
所述压力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毛细管一端的第一压力单元及连接在所述传送毛细管上的第二压力单元,所述第一压力单元包括控压装置、第一开关阀门及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单元包括第二开关阀门及压力传感器;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及温度传感器;
所述中间容器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中间容器分离为样品部及传压介质容纳腔,所述传压介质容纳腔上连通有压力管,所述压力管上安装有三通阀及第三开关阀门,所述第三开关阀门与高压恒速水泵连接。
进一步,所述中间容器与所述水浴锅均安装有搅拌装置。
进一步,所述加热器为一个或多个加热棒。
进一步,所述水浴锅外部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压力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关阀门连接的三通阀,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个数为三个且量程不同,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三通阀连接;所述第二压力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开关阀门连接的三通阀,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个数为三个且量程不同,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三通阀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压装置包括回压阀及与所述回压阀连接的气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87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