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对称湿度控制的中草药抑菌鞋垫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028412.1 申请日: 2020-01-10
公开(公告)号: CN111109762A 公开(公告)日: 2020-05-08
发明(设计)人: 赵亦农;周晓明;黄玉浩;赵均珂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宝善堂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43B17/00 分类号: A43B17/00;A43B17/08;A43B17/10;B29C39/02;A61K36/904;A61P17/00;A61P31/04;A61P31/10;A61K31/045;A61K31/12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1800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对称 湿度 控制 中草药 鞋垫 及其 制备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非对称湿度控制的中草药抑菌鞋垫,包括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包括底层织物、发泡层、表层织物,发泡层上设有面向表层织物的凸起,表层织物的水汽透过发泡层向底层织物单向渗透;所述底层织物为麻棉针织布;所述表层织物为牛皮纤维针织布或中草药粘胶纤维作为原料的中草药针织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湿度控制的中草药抑菌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层由PU发泡棉混合中草药药粉、麻杆粉,活性炭粉,珍珠粉的一种或者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对称湿度控制的中草药抑菌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药粉包括黄柏、生大黄、蛇麻子、百部、半边莲、茵陈、苦参、白芷、土槿皮、黄荆叶、马齿苋、藿香、艾叶、薄荷 、苍术、川楝子、冰片、樟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湿度控制的中草药抑菌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粘胶纤维的成分包括纤维素浆粕以及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物;所述提取物来自以下中药组分的一种或者多种:黄柏、生大黄、蛇麻子、百部、半边莲、茵陈、苦参、白芷、土槿皮、黄荆叶、马齿苋、藿香、艾叶、薄荷 、苍术、川楝子、冰片、樟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对称湿度控制的中草药抑菌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粘胶纤维混纺棉纱获得中草药纱线,中草药纱线为里纱,里纱外设有包覆丝;包覆丝包括涤纶包覆丝、锦纶包覆丝、腈纶包覆丝或蚕丝包覆丝;所述里纱与包覆丝的质量比为3:2-4: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对称湿度控制的中草药抑菌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粘胶纤维根据如下方法制备:

(1)将中药组分浸泡在水溶液中24小时,然后煮沸,按照重量比3:1加入乙醇溶液,制备的中草药溶液静止24小时后,取过滤后的中草药溶液,按照重量比3:1再次加入乙醇溶液获取中草药溶液:将所述中草药溶液蒸发获得提取物的粉末;

(2)粘胶的制备:采用纤维素浆粕为原料,经过包括浸渍、压榨、粉碎、 老成、黄化步骤制得纤维素粘胶溶液,将步骤(1)得到的提取物的粉末加入到纤维素粘胶溶液中,然后再经溶解、脱泡和过滤步骤制得中草药纺丝粘胶;

(3)中草药纺丝粘胶经包括 水洗、烘干的后处理步骤,得到所述中草药粘胶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对称湿度控制的中草药抑菌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分在提取物的重量百分比为:黄柏7%、生大黄13%、蛇麻子2%、百部5%、半边莲3%、茵陈10%、苦参6%、白芷4%、土槿皮5%、黄荆叶5%、马齿苋2%、藿香4%、艾叶14%、薄荷8% 、苍术2%、川楝子3%、冰片3%、樟脑4%。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湿度控制的中草药抑菌鞋垫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通过织布机完成底层织物、表层织物针织;

二、将二甲基硅油乳化剂、醇胺类交联剂、戊烷、PU泡棉搅拌均匀后导入A料罐中进行加热搅拌备用,其加热温度为40-50℃;

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中草药药粉、麻杆粉,珍珠粉的一种或者多种倒入B料罐进行加热备用,其中加热温度为50℃;

按将步骤二和步骤三得到的物料混合均匀后注入到浇注机的模具内,模具上设有凹孔,待材料熟化后即可得到发泡层;

将底层织物、表层织物分别复合发泡层最终获得中草药抑菌鞋垫。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湿度控制的中草药抑菌鞋垫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通过织布机完成底层织物、表层织物针织;

二、将二甲基硅油乳化剂、醇胺类交联剂、戊烷、PU泡棉搅拌均匀后导入A料罐中进行加热搅拌备用,其加热温度为40-50℃;

三、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活性炭粉倒入B料罐进行加热备用,其中加热温度为50℃;

四、按将步骤二和步骤三得到的物料混合均匀后注入到浇注机的模具内,模具上设有凹孔,待材料熟化后即可得到发泡层;

五、将底层织物、表层织物分别复合发泡层最终获得中草药抑菌鞋垫。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对称湿度控制的中草药抑菌鞋垫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三的活性炭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一、首先将汉麻秆芯进行预处理:在 5wt%的 NaOH 溶液中浸泡 5h,随后使用大量去离子水反复冲洗,直到溶液 pH=7 为止;洗净的汉麻秆芯在 105 oC 条件下干燥 12h 后粉碎过 200 目筛,得到汉麻秆芯粉末;

二、然后,采用水热碳化技术制备水热碳:准确称取 4g 汉麻秆芯粉末置于 100mL 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加入 55mL 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密闭水热合成反应釜;将反应釜在马弗炉内以 5oC/min 的升温速率分别升至 250oC、270oC 和 290oC,维持温度反应5h;反应完成后取出反应釜,将釜内的固液混合物经多次水洗、醇洗抽滤,在 105oC 条件下干燥完全,得到汉麻秆芯水热碳;

三、最后,汉麻秆芯水热碳经过 KOH 高温化学活化后制备汉麻秆芯基活性炭粉材料:称取 1g 汉麻秆芯水热碳与 KOH 按照 1:3 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加入少量去离子水浸泡24h;浸泡完成后,在烘箱中 105oC下烘干;将烘干后的碳碱混合物置于刚玉舟中,放入管式炉内,在氮气保护下以 5oC/min 的升温速率升至 800oC,活化2h;活化完成后,自然冷却降温,用稀盐酸和去离子水多次清洗碳材料,以去除碳材料中未反应的 KOH,待滤液pH为7左右即可,再将碳材料充分干燥后磨粉,即得到活性炭粉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善堂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善堂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84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