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电塔筒再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6374.6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0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康林;聂傲;陈晓蓉;赖焕生;张经伟;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80/55 | 分类号: | F03D80/55;F03D80/50;F03D13/20;F03D80/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陆帅;蔡学俊 |
地址: | 3628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电塔筒再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塔筒再制造方法,该方法首先,塔筒部件拆解,保留能用的部件,然后,检验合格组件,接着对塔筒筒体进行修复与加固,最后,再次对塔筒筒体进行100%超声波检测,检测合格后,将修复后的部件和替换的新部件进行装配,本方法修复周期短,成本低,可以有效延长风电塔筒综合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风电塔筒寿命周期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塔筒再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风电塔筒是风力发电装置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支撑风力发电机机舱和叶轮。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容量的增加,塔筒变得越来越大型化,塔筒的重量和造价也就会相应增加。对于风电塔筒这种吨位大,制造材料成本高的大型工程机械,退役后,其报废物料对环境影响较大,报废经济成本高。随着国内服役的风力塔筒老龄化现象加剧,塔筒的报废和更换已经成为风电产业普遍存在的难题。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再利用技术的研究已成为一大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风电塔筒再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风电塔筒再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塔筒部件拆解:进入塔筒内部,将塔筒内的各个部件逐一拆除,各个部件和塔筒筒节之间的连接件进行保留;
(2)检验合格组件:将步骤1中拆解好的部件和连接件放入到清洁设备内进行清洗,处理掉污物和锈蚀,将能够继续使用的部件和连接件挑出备用,无法继续使用的部件作报废处理,并相应的准备新的部件进行替换;
(3)塔筒筒体修复与加固:
第一步,将塔筒内部外部进行清理,清洗掉污物和已经被破坏的涂层,然后用超声波检测仪对筒节进行100%超声波检测,对有焊缝夹杂、气泡、未焊透、咬边、锈蚀等缺陷的部位于塔筒内侧壁进行标记;
第二步,在局部缺陷部位处,将缺陷部位处被氧化的锈蚀层以及旧涂层去除干净;
第三步,将局部缺陷部位边缘处打磨成有梯度的过渡层;
第四步,在塔筒外部,按照塔筒原始涂层方案进行底漆涂刷,达到规定的底漆厚度;
第五步,采用粘贴碳纤维加固法对筒体进行修复加固,在塔筒内侧壁缺陷部位处粘贴碳纤维布对塔筒进行修复加固;
(4)再次对塔筒筒体进行100%超声波检测,检测合格后,将修复后的部件和替换的新部件进行装配。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的第二步中,采用喷射的方式尽可能将缺陷部位处被氧化的锈蚀层以及旧涂层去除干净,使塔筒母材露出达到GB8923-88第3.2.3条Sa2.5除锈等级,再用吹风机将钢材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的第三步中,用动力砂轮、砂纸或者角磨机将被处理部位边缘处打磨成有梯度的过渡层。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的第四步中,涂层硬干后立即检测漆膜厚度,未达到规定底漆厚度处立即补足膜厚,中涂漆施工采用涂刷或者喷涂的方式达到原始配套的施工漆膜厚度;
采用喷涂方式处理时,应对边缘区域进行遮挡,形成有规则的表面结果,同样的,涂层硬干后经过检测厚度未达到规定厚度处应立即补足膜厚;
面漆施工时,采用局部修补方案,在中间漆施工达到厚度要求后直接喷涂或者刷涂面漆达到原始厚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6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