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光纤准直器封装在线检测与调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5986.3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8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林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讯光电(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2B6/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欢 |
地址: | 351139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光纤 准直器 封装 在线 检测 调整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光纤准直器封装在线检测与调整系统,涉及光纤准直器制造领域,包括:五维调整架、光源发生器、耦合器、反射镜、功率计、紫外曝光机、UV封口模块以及主控制器;五维调整架用于搭载尾纤并执行旋转操作、横移操作、纵移操作和/或偏角调整操作;光源发生器用于发射第一光源,第一光源途径耦合器、光纤准直器,透射到反射镜上反射,并再次由光纤准直器、耦合器为功率计所接收测试;功率计用于测试光纤准直器的插入损耗;主控制器包括:尾纤封装参数获取模块、预装载控制模块、参数测量模块、参数确定模块。本发明在选取最优旋转角以便尾纤斜面与C透镜斜面相对应的同时,对玻璃套管进行涂胶,节约工序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准直器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光纤准直器封装在线检测与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准直器由尾纤与G-Lens/C-Lens精确定位而成。光纤准直器可以将光纤内的传输光转变成准直光(平行光),或将外界平行(近似平行)光耦合至单模光纤内。光纤准直器是光纤通信中的一种常用的无源光器件,一般可用于环形器、光开关、准直器阵列、MEMS光开关、无源光网络,光纤旋转连接器等。
在现有技术的光纤准直器的制造工艺中,尾纤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对未套管的C-Lens以及未套管尾纤进行预装,并通过UV胶/第一热固化胶进行固定,使得光纤准直器的插入损耗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一部分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光纤准直器封装在线检测与调整系统,旨在在选取最优旋转角以便尾纤斜面与C透镜斜面相对应的同时,对玻璃套管进行涂胶,节约工序时间。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光纤准直器封装在线检测与调整系统,所述系统用于将安装完C透镜的玻璃套管与尾纤安装结合形成光纤准直器;所述系统包括:五维调整架、光源发生器、耦合器、反射镜、功率计、紫外曝光机以及主控制器;所述五维调整架用于搭载尾纤并执行旋转操作、横移操作、纵移操作和/或偏角调整操作;所述光源发生器用于发射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途径耦合器、光纤准直器,透射到反射镜上反射,并再次由所述光纤准直器、耦合器为所述功率计所接收测试;所述功率计用于测试所述光纤准直器的插入损耗;所述主控制器包括:
尾纤封装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批次光纤准直器预设的尾纤封装参数;所述尾纤封装参数包括:尾纤插入所述光纤准直器的玻璃套管的预设插入深度;
预装载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玻璃套管已固定在五维调整架的固定侧、所述尾纤的头部已固定于所述五维调整架的调整侧、所述尾纤的头部距离斜面1/4-1/2处已涂抹一圈第一热固化胶且所述尾纤与所述耦合器已连接之后,根据所述预设插入深度,控制所述五维调整架执行所述纵移操作并带动所述尾纤轴向运动插入所述玻璃套管与所述C透镜相对的一端;
第一参数测量模块,用于启动所述光源发生器,控制所述五维调整架执行所述旋转操作并带动所述尾纤轴向运动一周至两周以使所述第一热固化胶填充于所述玻璃套管与所述尾纤之间的间隙空间中,实时记录所述五维调整架的旋转角以及所述功率计实时采集的第一测量值;
第一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值,选取所述第一测量值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所述旋转角为最优旋转角;调整所述五维调整架的所述旋转角为所述最优旋转角;
第二参数测量模块,用于启动所述光源发生器,控制所述五维调整架执行所述横移操作并带动所述尾纤在竖直面上运动,实时记录所述五维调整架执行所述横移操作的XY坐标以及所述功率计实时采集的第二测量值;
第二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测量值,选取所述第二测量值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所述XY坐标为最优横移坐标;调整所述五维调整架在竖直面上的所述XY坐标为所述最优横移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讯光电(福建)有限公司,未经杰讯光电(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5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