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5534.5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1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馨文;余国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采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G02B5/18;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及显示装置,设置于光源上的光学元件,其包括一第一介质、一第二介质及一光偏折结构。第二介质形成于第一介质上。光偏折结构形成于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的界面。光学元件与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关系满足下式(1),其中,WA为光线以第一介质作为入光侧穿透光学元件测得的影像扩展宽度,WB为光线以第二介质作为入光侧穿透光学元件测得的影像扩展宽度,而Wref为光线未经过光学元件测得的影像宽度。0|WB‑WA|/Wref1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调节光线(light-controlled)的光学元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显示器被大量应用于各项现代电子化产品,如个人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数字相机、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液晶电视等。然而为了改善显示器设计本身可能产生的问题,光学膜片可谓显示器中不可或缺的配角。光学膜片可单独形成薄膜元件,或是以单一或多层涂层方式附着于其他元件之上,通过薄膜或涂层材料的物理特性,达到改善画质的效益。一般光学膜片常见的功能可包括降低液晶显示器暗态时的漏光量,并且在一定视角内能大幅提高影像的对比、色度与克服部分灰阶反转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薄膜以及应用此光学薄膜的显示装置,所述光学薄膜可改良显示内容的可识别性。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薄膜以及应用此光学薄膜的显示装置,所述光学薄膜可改善显示模块视角狭窄、色偏或漏光等问题。
本发明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薄膜以及应用此光学薄膜的显示装置,所述光学薄膜可改善光学膜扩展入射光产生画面模糊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态样,光学元件设置在可发出光线的光源上,其包括第一介质;第二介质,形成于第一介质上;以及光偏折结构,形成于第一介质及第二介质的界面;而光学元件与光线的关系满足式(1):
0|WB-WA|/Wref10 (1)
其中,WA为光线以第一介质作为入光侧穿透光学元件测得的影像扩展宽度,WB为光线以第二介质作为入光侧穿透光学元件测得的影像扩展宽度,而Wref为光线未经过光学元件测得的影像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态样,光学元件设置在光源上,其包括:第一介质,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介质,形成于第一介质上且具有第二折射率;以及光偏折结构,形成于第一介质及第二介质的界面;其中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依序穿透第一介质及第二介质,且第一折射率小于第二折射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态样,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用以显示影像;以及光学元件,设置于显示器上。光学元件包括:第一介质,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介质,形成于第一介质上且具有第二折射率;以及第一介质及第二介质的界面包含光偏折结构;其中形成影像的光线,依序穿透第一介质及第二介质,且第一折射率小于第二折射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态样,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用以显示影像;以及光学元件,设置于显示器上。光学元件包括:第一介质,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介质,形成于第一介质上且具有第二折射率,其中第一折射率小于第二折射率;第一介质及第二介质的界面包含光偏折结构;以及保护层,形成于第二介质上。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D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的剖视图;
图2为光源的光强度-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及显示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光学元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采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微采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55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桶的自动抓取装置
- 下一篇: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