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通过选择插入元件而制造插接连接器的方法和模块式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25484.0 | 申请日: | 2020-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5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托尔斯滕·狄塞耳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18 | 分类号: | H01R43/18;H01R43/20;H01R13/502;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凯;张杰 |
| 地址: | 德国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通过 选择 插入 元件 制造 插接 连接器 方法 模块 系统 | ||
1.用于制造插接连接器(1)的方法,该插接连接器用于与对应的配对插接连接器(2)插接地相连,其中,在该方法中,制造壳体(10),在该壳体中能够容纳接触嵌件(13),该接触嵌件构成用于与配对插接连接器(2)插接地相连的插接面(11)并具有至少一个电气的接触元件(130),该接触元件用于与配对插接连接器(2)的至少一个配对接触元件(200)电气接触,其特征在于,提供规定用于在插接连接器(1)上使用的、构造用于在插接连接器(1)上提供不同功能的多个插入元件(12),从多个插入元件(12)中选择至少一个插入元件(12),并且使所选择的至少一个插入元件(10)在制造壳体(10)时与壳体(10)相连,或者在制造壳体(10)之后与壳体(10)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注塑制造该壳体(10),并且在制造壳体(10)时将所选择的至少一个插入元件(12)至少区段式地注塑包封,使得所选择的至少一个插入元件(12)与壳体(10)材料配合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造壳体(10)之后,将所选择的至少一个插入元件(12)与壳体(10)形状配合地连接或者与壳体(10)压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插入元件(12)中的每个都具有凸缘区段(120),该凸缘区段具有围绕轴向(A)在凸缘区段(120)上周向地延伸的外轮廓(121),通过该外轮廓使插入元件(12)与壳体(1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围绕轴向(A)沿周向观察,该外轮廓(121)具有多边形形状,通过该多边形形状使凸缘区段(120)围绕轴向(A)防转地与壳体(1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凸缘区段(120)在外轮廓(121)的区域内具有形状配合装置(124),通过该形状配合装置使凸缘区段(120)沿着轴向(A)与壳体(10)形状配合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插入元件(12)中的每个都具有杆状区段(123),该杆状区段沿着轴向(A)从凸缘区段(120)轴向地延伸。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插入元件(12)中的至少一个插入元件(12)具有用于将电缆(14)引入壳体(10)中的开口(122),用于与用于固定电缆(14)的连接元件(15)螺纹式连接的螺纹(125),用于向外封闭壳体(10)的遮盖面(126)和/或至少区段式透明或半透明的区段(127)。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04)上成型用于容纳所选择的至少一个插入元件(12)的至少一个插入开口(1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插入开口(104)成型在不同的壳体壁(101,10,103)上。
11.用于使用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插接连接器(1)的模块式系统,该模块式系统具有规定用于在插接连接器(1)上使用的、构造用于在插接连接器(1)上提供不同功能的多个插入元件(12),这些插入元件能够选择性地在壳体(10)上使用。
12.用于与对应的配对插接连接器(2)插接地相连的插接连接器(1),该插接连接器具有壳体(10)和能够容纳在壳体(10)内的接触嵌件(13),该接触嵌件构成用于与配对插接连接器(2)插接地相连的插接面(11)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电气的接触元件(130),该接触元件用于与配对插接连接器(2)的至少一个配对接触元件(200)电气接触,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0)与从规定用于在插接连接器(1)上使用的、构造用于在插接连接器(1)上提供不同功能的多个插入元件(12)中所选择的至少一个插入元件(12)防转地且持久地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电气公司,未经菲尼克斯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54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