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复合材料连接孔周边的增强及其制备方案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5434.2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骆恩浩;骆大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友凯船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00 | 分类号: | B32B1/00;B32B3/24;B32B5/02;B32B5/26;B32B7/08;B29C70/54;B29C70/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复合材料 连接 周边 增强 及其 制备 方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复合材料连接孔周边的增强及其制备方案,包括叠加铺层中连接孔是采用锥头轴杆穿孔,连接孔沿复合材料板材边沿方向部分的丝束剪断后再补强,锥头轴杆穿孔过程中采用左右转动和压板振动相结合的方案,锥头轴杆穿孔完成后在其中放置套筒,之后加温固化的技术方案,锥头轴杆穿孔使纤维丝束向连接孔周边两侧分开并加强在两侧,连接孔周边的丝束向开口处延伸,使受力分散,而丝束开口处受上下丝层的不同方向的丝层和基材固定,减少了产生疲劳及裂缝的可能性,还可减少连接孔数量,也减少了耗材,延长了部件的使用寿命,省去了维修、更换部件耗费的时间及费用,使安全得到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连接孔的制造,尤其是一种以纤维增强,塑料或金属为基材的复合材料板材连接孔周边増强及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以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板材的机械连接方式,主要是采用钻孔,通过孔洞进行铆接或螺栓连接。例如,公告号为CN205086002U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蜂窝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件”,解决现有工业机器人末端连接件重量大,增加了额外负载,有效载荷利用率低,应用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蜂窝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件。其通过上碳纤维层、蜂窝层、下碳纤维层、两组铆接衬环之间通过多个空心铆钉铆接。 此种通过铆接方式或其它的螺栓连接方式,都不能解决孔洞周边容易产生疲劳及出现裂缝的问题,因钻孔方式将孔洞部分的纤维丝除去、经过孔洞部分的丝束全部断掉,增加了钻孔周边丝束的受力,导致孔洞周边容易产生疲劳及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上述问题造成维修、更换部件而耗费时间,增加费用及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以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板材,包括平面板材、曲面板材,板材中连接孔的钻孔方式使孔洞周边容易产生疲劳及裂缝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锥头轴杆穿孔方案,使纤维丝在穿孔过程中向孔洞两侧分开并加强在两侧,纤维丝的丝束由孔洞两侧形成开口并向开口处延伸,受力也从孔洞边向开口处延伸分散,开口处受上下丝层不同方向的丝层和基材的固定,减少了产生疲劳及裂缝的可能性。连接孔周边产生了叠层凸缘,通过在复合材料板材一面采用模具设置凹槽,控制叠层凸缘直径与厚度,有凸缘的一面与主体结构或框架相连接,另一面是平面,对产品几乎无影响。本发明解决了钻孔的孔洞周边容易产生疲劳及裂缝的缺陷问题,增强了连接孔周边的承受力,延长了部件的使用寿命,省去了维修、更换部件需耗费时间及增加的费用,使安全得到保障。
本发明纤维复合材料连接孔周边的增强及其制备方案,包括纤维增强,塑料或金属为基材的复合材料板材,板材包括平面板材、曲面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板材的连接孔(1)周边的加强方案,加强方案是板材的纤维丝层铺层过程中开始进行,是纤维丝层预浸或涂抹基材后进行叠加铺层,铺层至板材边沿(5)附近设置连接孔(1)的位置,将沿板材边沿(5)方向相临两个连接孔(1)中间距离位置,按连接孔(1)的直径宽度丝束剪断,再在剪断位置(15)补强,在设置的各个连接孔(1)位置通过锥头轴杆(12)进行穿孔,穿孔完成后,在孔中放置套筒(6),在后续的固化中,套筒(6)使连接孔(1)不变形。
上述的剪断位置(15)补强,补强丝层条(11)采用宽度与剪断宽度相同,长度是两个相临的连接孔(1)的丝束开口处(3)的中间距离长度。
上述的锥头轴杆(12)穿孔,包括单个穿孔,多个一组穿孔,多组穿孔。
上述的锥头轴杆(12)穿孔,锥头轴杆(12)可左右转动,还包括附加压板(13),压板(13)中有压板孔(14),通过压板(13)振动和锥头轴杆(12)左右转动增加穿孔周边丝束蠕变移动。
上述的锥头轴杆(12)穿孔,在穿孔过程中,孔洞周边的丝束产生挤压凸起,采用在模具上设置圆型凹槽,圆型凹槽的直径宽度等于连接孔两端丝束(2)的丝束开口处(3)之间的距离,凹槽的直径宽度和厚度根据产品情况自由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友凯船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友凯船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5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南方山区风场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的沙发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