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Forest模型验证的SMT焊点缺陷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25249.3 | 申请日: | 2020-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5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均;古桂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0;G06K9/4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汕尾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2 | 代理人: | 常跃英 |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forest 模型 验证 smt 点缺陷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iForest模型验证的SMT焊点缺陷检测方法,实现焊点的缺陷分类评定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始数据资源的采集: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对原始图片进行采集,拍摄自然光条件下焊点的物体的六种不同的属性,多锡、少锡、锡尖、漏焊、连焊以及正常的情况;
(2)图像预处理:对第一数据库中的图像进行灰度调节、滤波、降噪、提取边缘、分割,调节图像的对比度,并降低图像局部的阴影和光照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同时可以抑制噪音的干扰;
(3)使用方向梯度直方图方法计算每个像素点的梯度大小及方向;
(4)纹理特征向量的提取:将图像分割为16×16像素/cel l,对每个小区域内的像素点与邻域的8个像素点进行灰度值的对比,通过比对,得到局部二值模式值;
(5)边缘检测:将二值模式值图像变换为相应的边缘段集合图像,根据梯度的大小和方向,将梯度幅值超过高阈值的像素点被确定为真正边缘点;
(6)对每个区域进行直方图的统计,并进行归一化;
(7)最后把统计的到的每个区域的直方图进行合并,成为一个特征向量,就是整幅图的二值模式纹理特征向量;
(8)接收二值模式纹理特征向量样本,作为待分类样本,通过构建孤立森林模型,根据预先设置的属性分类策略,将样本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所述构建孤立森林模型步骤包括:
(8a)将二值模式纹理特征向量样本数据随机划分为大小相等的数据块;
(8b)每块数据按属性划分为多个维度,确定每个维度下的数据量,将所述数据量进行排序;
(8c)根据所述排序,由大到小根据维度进行数据切割,依次构建itree;
(8d)设定一个阈值,当所述数据量小于所述阈值时,停止切割,完成itree的构建;
(8e)根据所述随机划分为大小相等的数据块,按照上述构建itree的步骤完成iForest的构建;
(8 f )计算每个itree的平均高度,根据所述平均高度,保留高度在预定范围内的itree组成iForest,进行测试数据评估;
(9)将所述属性值及分类结果,作为训练样本,放入BP神经网络模型中训练,生成检测模型,根据待测样本,输出焊点图片的缺陷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Forest模型验证的SMT焊点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梯度大小及方向,实现步骤为:
分别计算每个像素点的x、y方向的梯度分量:
Gx(x,y)=H(x+1,y)-H(x-1,y);Gy(x,y)=H(x,y+1)-H(x,y-1)
计算每个像素点的梯度大小:
每个像素点的梯度方向为:
其中,Gx(x,y)、Gy(x,y)、H(x,y)分别表示图像中像素点(x,y)处的水平方向梯度、竖直方向梯度和像素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Forest模型验证的SMT焊点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的所述构建的孤立森林模型具体包括:
设置缺陷样本比例;
根据该比例进行分类;
对模型验证,计算属性分类结果中,异常点数据距离正常点数据中心的欧式距离,若该距离值随着属性值的不同,都朝同一个方向聚类,则该模型为合理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iForest模型验证的SMT焊点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边缘检测的步骤还包括:
与检测到的边缘点距离相近的候选边缘点被选择为边缘点,否则就被舍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Forest模型验证的SMT焊点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调节图像的对比度,并降低图像局部的阴影和光照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具体包括:
计算光照值,通过矩阵变换,补齐图像中的光照像素点,从而得到基于同一光照条件下的图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52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针上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改性水泥稳定碎石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