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用户认证与秘密信息量子通信传递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25033.7 | 申请日: | 2020-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0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闫丽丽;张仕斌;昌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用户 认证 秘密 信息 量子 通信 传递 方法 | ||
1.一种双向用户认证与秘密信息量子通信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信息发送者将自身的身份标识IDA传递给信息接收者,信息接收者将自身的身份标识IDB传递给信息发送者,身份标识IDB、身份标识IDA以及秘密信息均为N位机器码,N为自然数;
S2、信息发送者制备由单光子和/或Bell态粒子构成的量子序列S,量子序列S中包含2N个粒子对,并将该量子序列S发送给信息接收者,量子序列S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制备秘密信息量子序列SA,所述秘密信息量子序列SA由N个秘密信息粒子对组成,所述秘密信息粒子对根据秘密信息的值制备;
a2、制备窃听检测量子序列SB,所述窃听检测量子序列SB由N个窃听检测粒子对组成,所述窃听检测粒子对根据身份标识IDA的值制备,若身份标识IDA第i位机器码是0,则与身份标识IDA第i位机器码对应的窃听检测粒子对随机为|01>和|10>中的一个,若身份标识IDA第i位机器码是1,则与身份标识IDA第i位机器码对应的窃听检测粒子对随机为|φ+>和|φ->中的一个;
a3、根据身份标识IDB的值,将窃听检测量子序列SB中的各窃听检测粒子对逐一有序的插入秘密信息量子序列SA中,并构成所述量子序列S;
S3、信息接收者接收到由2N个粒子对构成的量子序列S′,向信息发送者发送信息接收完毕通知,信息接收者根据身份标识IDB的值将量子序列S′分成由N个粒子对构成的窃听检测量子序列S′B,以及由N个粒子对构成的秘密信息量子序列S′A;
S4、信息接收者根据身份标识IDA的值,选择相应的Z基{|0>,|1>}或Bell基对窃听检测量子序列S′B进行基测量,获得窃听检测量子的测量结果,若IDA对应位的值为0,则测量基采用Z基,若IDA对应位的值为1,则测量基采用Bell基;
S5、信息发送者公布自己制备的窃听检测量子序列SB中量子的初始态,该公布方式不同于信息接收者与信息发送者之间的量子序列传递方式;
S6、信息接收者将窃听检测量子的测量结果与信息发送者公布的窃听检测量子序列SB中量子的初始态进行对比,若两者完全一样,则继续执行步骤S7,否则认为有窃听者,终止本次任务;
S7、信息接收者认为秘密信息量子序列S′A与秘密信息量子序列SA完全相同,丢弃窃听检测量子的测量结果,并随机选择Z基或Bell基对秘密信息量子序列S′A进行测量,获得秘密信息测量结果,根据秘密信息测量结果,还原秘密信息的值,完成秘密信息的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用户认证与秘密信息量子通信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身份标识通过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用户认证与秘密信息量子通信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为BB8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50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