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7KW交流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4829.0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2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宏宾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B60L53/31;B60L5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郑裕涵 |
地址: | 452370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kw 交流 充电 | ||
本发明揭示一种便携式7KW交流充电桩,包括电源线、控制盒和充电枪,控制盒与电源线电连接,充电枪与控制盒电连接;控制盒包括微控制器、电源接线端子、电源模块、继电器、LCD显示屏和控制按钮,电源线与电源接线端子电连接,电源模块与电源接线端子中引出的相线和零线电连接,充电枪中的相线接线端串联继电器中的其中一个常开开关后与电源接线端子中引出的相线电连接,充电枪中的零线接线端串联继电器中的另一个常开开关后与电源接线端子中引出的零线电连接,充电枪中的地线接线端与电源接线端子中引出的地线电连接;本发明具有体积小、方便携带的优点,且能够提高了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7KW交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车保有量越来越多。目前市面上的用于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交流充电桩多为固定式安装的结构,例如目前市面上的三相充电桩,其最大功率为42KW,又例如目前市面上的单相充电桩,其最大功率为7KW,上述两种充电桩均采用壁挂式的安装方式,且存在充电桩体积大、无法携带的缺点,即当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时,需要到指定的充电站进行充电,从而会给司机带来不便;为了能够给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带来方便,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便携式的单相充电桩,其最大功率为3.5KW,虽然该充电桩可随车携带,给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带来方便,但是其存在功率低,即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效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7KW交流充电桩,其与传统的壁挂式充电桩相比,具有体积小、方便携带的优点,这样一来,能够方便地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从而能够给司机带来方便,且其与目前市面上的便携式充电桩相比,提高了输出功率,从而能够提高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效率。
本发明的便携式7KW交流充电桩,包括电源线、控制盒和充电枪,控制盒与电源线电连接,充电枪与控制盒电连接;控制盒包括微控制器、电源接线端子、电源模块、继电器、LCD显示屏和控制按钮,电源线与电源接线端子电连接,电源模块与电源接线端子中引出的相线和零线电连接,微控制器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继电器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充电枪中的相线接线端串联继电器中的其中一个常开开关后与电源接线端子中引出的相线电连接,充电枪中的零线接线端串联继电器中的另一个常开开关后与电源接线端子中引出的零线电连接,充电枪中的地线接线端与电源接线端子中引出的地线电连接,LCD显示屏和控制按钮均与微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的便携式7KW交流充电桩,其中,控制盒还包括电流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串联在电源接线端子中引出的相线上,电流检测模块位于电源模块后方的相线上,电流检测模块与微控制器电连接;通过电流检测模块的设置,电流检测模块中的电流传感器能够将相线中的电流按一定的比例转换成小电流信号,小电流模拟信号经过电流检测模块中的处理电路进一步转换为微控制能够检测的电压信号,由于检测回来的电压大小和实际电流大小存在一定的比例,可以通过微控制器换算出实际电流的大小,并将实际电流值显示在LCD显示屏上。
本发明的便携式7KW交流充电桩,其中,控制盒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并联在电源接线端子中引出的相线和零线上,电压检测模块与微控制器电连接;通过电压检测模块的设置,电压检测模块中的电压传感器能够将相线和零线的电压差按一定的比例转换成小电压信号,由于检测回来的电压大小和实际电压大小存在一定的比例,可以通过微控制器换算出实际电压的大小,并将实际电压值显示在LCD显示屏上。
本发明的便携式7KW交流充电桩,其中,控制盒还包括漏电检测模块,漏电检测模块并联在电源接线端子中引出的相线和零线上,漏电检测模块与微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漏电检测模块的设置,漏电检测模块中的漏电检测芯片能够检测电路中是否存在漏电现象,如存在漏电现象,LCD显示屏能够显示漏电情况以进行警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宏宾,未经张宏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48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半导体晶圆生产的切段机
- 下一篇:新型二维异质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