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交叉熵及客观熵权法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24285.8 | 申请日: | 2020-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1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卫志农;廖星星;滕德红;孙国强;臧海祥;朱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Q10/06;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向文 |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交叉 客观 熵权法 热互联 综合 能源 系统 风险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叉熵及客观熵权法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潮流模型;S2: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建立电‑热负荷以及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概率密度函数;S3:基于交叉熵法对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各个指标风险水平进行计算;S4:基于客观熵权对各个指标权重进行计算;S5:将各个指标的风险指数和权重相乘得到系统运行综合风险评估指标。本发明能够有效处理输入变量随机性影响下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风险指标评估问题,具有准确、实用的优点,对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与安全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交叉熵及客观熵权法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导致化石能源紧缺,将电、气、热、氢等能源系统联合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得到不断发展。特别近年来,随着电-热联产机组的逐步应用,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得到迅速发展。由于风电等强随机性新能源接入系统时,将出现一系列诸如电压越限、管道流量越限的安全稳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风险进行有效、快速的评估,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所以,需要一个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负荷及风电随机性加剧,导致系统运行风险水平增加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交叉熵及客观熵权法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其考虑了风电功率、电-热负荷的波动给系统造成的影响,能够有效评估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综合风险水平。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交叉熵及客观熵权法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潮流模型;
S2:通过建立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潮流模型,获取到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电-热负荷和新能源出力数据,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建立电-热负荷以及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概率密度函数;
S3:基于交叉熵法对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各个指标风险水平进行计算;
S4:基于客观熵权对各个指标权重进行计算;
S5:将各个指标的风险指数和权重相乘得到系统运行综合风险评估指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包括以下模型:
水力模型:
其具体的建模包括以下方程:
Bhf=0
式中,A为网络关联矩阵;为热网管道流量;为节点流入负荷流量;B为回路关联矩阵;hf为由摩擦损失引起的管道压降;K为管道阻力系数;
热力模型:
热力模型的约束方程包含热负荷功率方程、管道温降方程和节点功率守恒方程,具体如下:
式中,Φ为热负荷;Ts为节点供水温度;To为节点回水温度;Tstart为管道首端温度;Tend为管道末端温度;Ta为环境温度;L为管道长度;λ为传热系数;Cp为水比热容;为流入节点的管道流量;为流出节点的管道流量;Tin为输入管道末端的温度;Tout为节点混合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4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内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