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装修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3878.2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9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强;陈跃利;林奇晗;聂会英;黄水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怡乔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装修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装修除尘装置,其包括底部设有滑轮的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吸尘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吸尘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吸尘组件沿水平方向转动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使滑轮离地的支撑组件,所述吸尘组件的包括:吸尘罩、抽风机、集尘箱和吸尘管,所述吸尘罩开口朝外设置,所述抽风机安装在吸尘罩与吸尘箱之间,所述吸尘罩与抽风机的进风口之间、抽风机的出风口与集尘箱之间均通过吸尘管连接,所述集尘箱的侧壁设有用于对吸尘箱内的灰尘进行清理的清洁组件。本发明具有可对漂浮在室内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收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装修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室内装修也变得越来越多,而在室内装修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灰尘,因此装修人员在装修工作过程中会长期处于一个多尘的环境中,对装修工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影响。
现有的,施工人员一般会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戴口罩或者会在加工的地面上进行洒水处理,这个过程中首先只是通过戴口罩进行隔尘处理并不能对室内的尘进行除去,很容易对装修人员的眼睛进行伤害;其次通过洒水处理,也只能对地面上的灰尘进行抑制,而在对墙壁或家具的施工过程中并不能避免灰尘飘在空气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装修除尘装置,其具有可对漂浮在室内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收集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室内装修除尘装置,包括底部设有滑轮的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吸尘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吸尘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吸尘组件沿水平方向转动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使滑轮离地的支撑组件,所述吸尘组件的包括:吸尘罩、抽风机、集尘箱和吸尘管,所述吸尘罩开口朝外设置,所述抽风机安装在吸尘罩与吸尘箱之间,所述吸尘罩与抽风机的进风口之间、抽风机的出风口与集尘箱之间均通过吸尘管连接,所述集尘箱的侧壁设有用于对吸尘箱内的灰尘进行清理的清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室内装修时,先将底座通过滑轮推动至室内合适的位置后,通过支撑组件将滑轮离地,避免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滑轮而使整体发生移动;启动抽风机,通过吸尘罩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附,最终灰尘会通过吸尘管收集在集尘箱内;在吸尘的过程中,可通过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分别驱动吸尘罩的吸尘口在竖直方向移动和周向转动,从而使得吸尘组件的吸尘范围变大;当吸尘一段时间后,通过清洁组件将集尘箱内的灰尘清理出集尘箱;这个过程中能充分使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对装修人员造成伤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供吸尘组件安装的支撑座和相互交叉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交叉处相互转动连接,所述底座远离滑轮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式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支撑座与底座相对设置,所述支撑座远离吸尘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位于第二滑槽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式安装有第二滑块,两所述连接杆的同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滑块、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用于驱动两所述第一滑块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吸尘组件的吸尘高度进行调节时,启动第一驱动件,并且使位于同一条第一滑槽内的两个第一滑块之间均同时朝相同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位于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滑块以同样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得两根连接杆之间发生转动,从而达到使支撑座朝竖直向上的方向移动,即升高了吸尘组件的高度仪,使得吸尘组件的吸尘效率更高;这个过程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对两侧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二滑槽内的相对两侧设有供限位块滑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更加顺畅,从而使得支撑座在升降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和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怡乔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怡乔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3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烯生产设备
- 下一篇:氨气植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