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芪育苗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3697.X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启忠;顾扬;于建财;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盛齐堂生态药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24/10;A01G24/15;A01G31/00;A01C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1599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芪 育苗 栽培 方法 | ||
一种黄芪育苗栽培方法,包括种子处理以及育苗和移栽的过程,所述种子处理包括将种子置于温水中浸泡,然后再晾干的过程。本申请采用基肥与蛭石的混合物作为种子的覆盖物,采用该种物质进行掩埋,既能提供一定的养分,又能够使得种子发芽时,其生长方向按照混合物的填埋方向进行生长,从而实现黄芪的直立育苗;对于种子处理方面,采用浸泡之后再晾干的方式,使得黄芪的表皮容易脱落,从而利于黄芪的芽穿过表皮,完成发芽而不造成自身的损坏,而种子表皮易破坏的特性使得黄芪的芽在寻找生长方向的过程中,遵循混合物的覆盖方向,从而更加有利于直立育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黄芪育苗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芪种皮透水性差,其硬实率可达40%-80%,温度对黄芪种子发芽有较大影响。
现在有很多方式对黄芪进行处理,比如用水浸泡、用沙磨皮、利用化学试剂进行处理。但是上述方式得到的黄芪的发芽率依然有限,对于用水浸泡,推测是因为其对于黄芪表皮的作用有限,从而影响发芽率;对于其他方式,推测是由于操作方式过于激烈,导致内部果实破损,从而影响发芽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黄芪育苗栽培方法,包括种子处理以及育苗和移栽的过程,所述种子处理包括将种子置于温水中浸泡,然后再晾干的过程。本申请采用浸泡之后再晾干的方式,使得黄芪的表皮容易脱落,从而利于黄芪的芽穿过表皮,完成发芽而不造成自身的损坏。
优选的,所述育苗在基肥中进行,种子放入基肥后,在种子上覆盖基肥与蛭石的混合物,所述蛭石在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不低于1/3。采用该种掩埋方式,既能提供足够的养分,又能够使得种子发芽时,其生长方向按照混合物的填埋方向,从而进一步的实现黄芪的直立育苗。
优选的,所述蛭石在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为1/3-2/3。
优选的,所述温水浸泡的温度为75-80℃,时间为20-30min。本申请通过实验发现,在该温度条件以及时间条件内,可以非常好的完成表皮的处理,能够得到最优的发芽率,而非现有技术中所常用的70℃以下,且该过程并未造成黄芪自身的失活。
优选的,所述种子处理还包括将晾干后的种子用温度在40-50℃之间的温水浸泡1-2h的过程。本申请通过将晾干之后的种子再进行浸泡的方式,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发芽率,从而获得更优化的处理效果。
优选的,所述育苗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肥里加入适量杀菌剂;
取育苗筒,并进行杀菌消毒,所述杀菌消毒采用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浸泡杀菌消毒方式进行;
向育苗筒内装入基肥,装满墩实;
将育苗筒内的基肥用水浇透,然后在基肥表面压坑留做放籽;
每个育苗筒内播2-3粒籽种,播完后在籽种上面盖一层基肥和蛭石混合物,然后把水浇透,再在上面盖一层地膜。
种子出芽后得到小苗,等出芽率达到65-75%时,把覆盖的地膜揭掉,并进行补水。
优选的,所述育苗还包括如下优化方式,在温度高于30℃时对小苗进行遮阳,并适时通风;
在苗长到3叶片以上时要间苗,并给苗喷洒肥料和水;
当黄芪苗生长满8周之后或高度达10-20cm,对温室内的黄芪苗进行移植前的适应性锻炼,即打开温室的通风口,将温室内的温度降至与室外温度相同,进行5-7天的炼苗。
优选的,所述基肥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有机肥:50-100份;磷肥:1-1.5份;硝基肥:0.8-1.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盛齐堂生态药植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盛齐堂生态药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36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耦合滤材撤换生物过滤机
- 下一篇:方便导线连接的智能型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