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3334.6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9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科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广东良马律师事务所 44395 | 代理人: | 李良 |
地址: | 514400 广东省梅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插座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水插座,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插座本体和导流柱;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开设有插孔,所述下盖体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插座本体与所述上盖体围合形成隔离腔,所述插座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围合形成密封腔,所述插座本体还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设于所述隔离腔的底部;所述导流柱呈中空结构,且所述导流柱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过水孔和所述排水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插座。
背景技术
防水插座的防水结构多种多样,但基于插头需要接触插座的金属触片才可以实现其电源连接的功能,金属触片所在的腔体与插座外部必然存在可以连通的通道,因此,现有防水插座的防水结构无法实现插座内腔体与外部的完全隔离,从而无法避免插座外部液体的进入,而防水插座又必然采用密封性较高的设计,这就导致现有防水插座难以避免的一个问题,液体可以通过插孔进入到插座腔体内部,但是进入插座腔体内的液体却很难排出。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插座,旨在解决进入插座腔体内部的液体不能自动快速排出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防水插座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插座本体和导流柱;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开设有插孔,所述下盖体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插座本体与所述上盖体围合形成隔离腔,所述插座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围合形成密封腔,所述插座本体还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设于所述隔离腔的底部;所述导流柱呈中空结构,且所述导流柱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过水孔和所述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柱一体成型于所述插座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体内侧于所述排水孔处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形成有一与所述导流柱相适配的凹槽,以供所述导流柱插入。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环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柱与所述下盖体之间设有密封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机构至少包括密封胶、密封圈、密封垫中的至少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柱一体成型于所述下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柱与所述插座本体之间设有密封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本体包括两孔插座本体,所述两孔插座本体与所述上盖体之间形成的隔离腔包括火线插舱和零线插舱,所述过水孔开设于所述火线插舱底部和/或所述零线插舱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本体包括三孔插座本体,所述三孔插座本体与所述上盖体之间形成的隔离腔包括火线插舱、零线插舱和地线插舱,所述过水孔开设于所述火线插舱、所述零线插舱和所述地线插舱中至少其一的底部。
本发明通过设置不连通的隔离腔与密封腔,密封腔内容置电路,隔离腔内形成插舱,通过在隔离腔底部开设过水孔和在下盖体上开设排水孔,并通过导流柱连通过水孔和排水孔,可以在保证密封腔完整密封的情况下快速将隔离腔内的液体排出。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下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6至图8为本发明三孔插座本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为图7所示剖切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9至图12为本发明二孔插座本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2为图11所示剖切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科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科电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3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酸甜生姜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尺寸稳定的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