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鲜面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3036.7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9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刚;单长松;吴雨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7/113 | 分类号: | A23L7/113;A23L5/20;A23L3/3517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邢贤冬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即食鲜面,其特征在于它是以小麦粉、醋酸酯淀粉和谷朊粉为主要原料,以食盐、单月桂酸甘油酯、复合磷酸盐、聚丙烯酸钠、葡萄糖酸-δ-内酯以及水为辅料,经配料、真空和面、熟化、复合压碾、切条、蒸煮、包装及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灭菌制得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鲜面,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
步骤(1)、配料:准备小麦粉、水、醋酸酯淀粉、谷朊粉、食盐、复配磷酸盐、单月桂酸甘油酯、聚丙烯酸钠、葡萄糖酸-δ-内酯;水、醋酸酯淀粉、谷朊粉、食盐、复配磷酸盐、单月桂酸甘油酯、聚丙烯酸钠、葡萄糖酸-δ-内酯分别为小麦粉重量的40%~45%、10%~20%、2%~6%、1%~3%、0.2%~0.6%、0.2%~0.5%、0.05%~0.2%、0.10%~0.3%;将食盐、复配磷酸盐、单月桂酸甘油酯、聚丙烯酸钠、葡萄糖酸-δ-内酯溶于水中制成和面液;
步骤(2)、和面:将小麦粉、醋酸酯淀粉、谷朊粉与和面液通过真空和面形成面团;
步骤(3)、熟化:面团在湿度70%~75%、温度25℃~35℃下熟化醒发15min~30min;
步骤(4)、压延、切条:将醒发后的面团送入压面机中,利用波纹滚依次进行横向和纵向复合折叠压延,然后利用平面滚进一步压薄成面片,切条得面条;
步骤(5)、蒸煮、包装、冷却:面条蒸煮后,密封包装,冷却至室温;
步骤(6)、灭菌:包装好的面条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灭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即食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麦粉为中筋小麦粉,粒度为80目~100目;所述的小麦粉中初始霉菌孢子含量低于10CFU/g;所述的水为纯净水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得到的活性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即食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和面条件为:真空度为0.02MPa~0.08MPa,转速为80r/min~120r/min,和面时间为10min~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即食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片的厚度为1mm~1.5mm;所述的面条的长度为10cm~5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即食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煮的温度为90℃~100℃,优选为95℃~100℃;蒸煮的时间为6min~8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即食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参数为:42kV,70Hz,22~30s。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即食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即食鲜面的水分含量为50%~55%,水分活度为0.930~0.950,pH值为4~5。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鲜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料:准备小麦粉、水、醋酸酯淀粉、谷朊粉、食盐、复配磷酸盐、单月桂酸甘油酯、聚丙烯酸钠、葡萄糖酸-δ-内酯;其中水、醋酸酯淀粉、谷朊粉、食盐、复配磷酸盐、单月桂酸甘油酯、聚丙烯酸钠、葡萄糖酸-δ-内酯分别为小麦粉重量的40%~45%、10%~20%、2%~6%、1%~3%、0.2%~0.6%、0.2%~0.5%、0.05%~0.2%、0.1%~0.3%;将食盐、复配磷酸盐、单月桂酸甘油酯、聚丙烯酸钠、葡萄糖酸-δ-内酯溶于水中制成和面液;
步骤(2)、和面:将小麦粉、醋酸酯淀粉、谷朊粉与和面液置于真空和面机中,通过真空和面形成面团;
步骤(3)、熟化:面团在湿度70%~75%、温度25℃~35℃下熟化醒发15min~30min;
步骤(4)、压延、切条:将醒发后的面团送入压面机中,利用波纹滚依次进行横向和纵向复合折叠压延,然后利用平面滚进一步压薄成面片,切条得到面条;
步骤(5)、蒸煮、包装、冷却:面条蒸煮后,密封包装,冷却至室温;
步骤(6)、灭菌:包装好的面条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灭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即食鲜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前对操作环境进行紫外和臭氧联合杀菌30min~50min,灭菌期间操作环境臭氧浓度≥5mg/m3;所使用的设备均用75%的消毒酒精进行喷雾或擦拭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30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