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其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2548.1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5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钱辉;师亦飞;杨博恒;张勋;熊杰程;康莉萍;李宗翱;杨鑫;程威;梁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黄红梅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ma 材料 复位 屈曲 支撑 及其 装配 方法 | ||
1.一种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防屈曲支撑部分和自复位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屈曲支撑部分包括外套管、工字形内套钢和耗能内芯;所述工字形内套钢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在所述工字形内套钢的上顶板与所述外套管的上顶面之间以及所述工字形内套钢的下底板与所述外套管的下底面之间,设置所述耗能内芯;
所述自复位部分包括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和SMA复位筋;所述SMA复位筋套设在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上,所述第一活动杆通过限位槽穿设在所述防屈曲支撑部分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动杆通过限位槽穿设在所述防屈曲支撑部分的另一端;
所述限位槽为对应开设在所述外套管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及所述工字形内套钢的中间板上的槽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的形状为一端为弧面另一端为平面的回形槽孔,其中回形槽孔的平面部分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均为与所述回形槽孔适配的一端为弧面另一端为平面的短杆,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弧面部分开设有用于套设所述SMA复位筋的凹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形内套钢包括T形上部件和T形下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形内套钢右端的上顶板和下底板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耗能内芯焊接的焊孔,所述外套管左端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均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耗能内芯焊接的焊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右T形连接板和左T形连接板,其中,所述右T形连接板与所述工字形内套钢的右端焊接,所述左T形连接板与所述外套管的左端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上均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SMA复位筋的固定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套设在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上的所述SMA复位筋以所述工字形内套钢的中间板为中心对称。
9.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SMA材料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SMA复位筋套在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相应位置后对SMA复位筋进行张拉,待张拉至略长于两限位槽间距时,将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安装在所述工字形内套钢T形下部件两限位槽的对应位置上;
步骤2,将工字形内套钢T形上部件与其T形下部件沿焊缝处焊接;
步骤3,将右T形连接板与工字形内套钢右端在预留槽处焊接;
步骤4,将耗能内芯右端与工字形内套钢右端在预留焊孔处焊接;
步骤5,将外套管两部件在对应位置拼装完成后沿焊缝处焊接;
步骤6,将耗能内芯左端与外套管左端在预留焊孔处焊接;
步骤7,将左T形连接板与外套管左端在槽处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25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化反应流程演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可拆卸重新组装的多功能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