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捷型家庭厨房垃圾分类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1840.1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3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吴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06;B65F1/16;B65D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刘梦晴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捷 家庭 厨房 垃圾 分类 | ||
1.一种便捷型家庭厨房垃圾分类箱(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所述箱体(1)设有第一垃圾储存层(12)和至少一个第二垃圾储存层(A),所述第一垃圾储存层(12)设于所述第二垃圾储存层(A)的上方,且当所述第二垃圾储存层(A)包括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垃圾储存层(A)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垃圾储存层(12)的上方设有与所述第一垃圾储存层(12)连通的第一垃圾暂储层(11),所述第一垃圾储存层(12)的前侧和所述第二垃圾储存层(A)的前侧均设有敞开口,所述第一垃圾暂储层(11)的顶部设有敞开口;
门盖(4),所述门盖(4)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垃圾暂储层(11)的顶部的敞开口;
第一垃圾储存抽屉(6),所述第一垃圾储存抽屉(6)可推拉地设于所述第一垃圾储存层(12),当所述第一垃圾储存抽屉(6)推入所述第一垃圾储存层(12)内时,所述第一垃圾储存抽屉(6)封堵所述第一垃圾储存层(12)的前侧的敞开口,所述第一垃圾储存抽屉(6)设有固体垃圾储存腔(61)和液体垃圾储存腔(62),所述第一垃圾储存层(12)和所述第一垃圾暂储层(11)之间设有过滤组件(B),所述过滤组件(B)被构造成可将放入所述第一垃圾暂储层(11)内的湿垃圾进行过滤以分离出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并且分离出的所述固体垃圾下落至所述固体垃圾储存腔(61)内,分离出的所述液体垃圾下落至所述液体垃圾储存腔(62)内;
第二垃圾储存挤压门(C),所述第二垃圾储存挤压门(C)的个数与所述第二垃圾储存层(A)的个数相等,每个所述第二垃圾储存层(A)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垃圾储存挤压门(C),所述第二垃圾储存挤压门(C)与所述箱体(1)转动相连,当所述第二垃圾储存挤压门(C)挤压进所述第二垃圾储存层(A)内时,所述第二垃圾储存挤压门(C)封堵所述第二垃圾储存层(A)的前侧的敞开口;
所述门盖(4)的一侧固定设有门转动杠杆(42),门转动杠杆(42)的一端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所述门转动杠杆(42)与所述箱体(1)的转动连接处设有第一扭转复位弹簧(44),所述第一扭转复位弹簧(44)常驱动所述门盖(4)处于关闭状态,所述门转动杠杆(42)的另一端设有门转动杠杆系绳孔(43),所述第二垃圾储存挤压门(C)设有第一转轴(C1)和与所述第一转轴(C1)固定相连的转动杆(C3),所述第二垃圾储存挤压门(C)绕所述第一转轴(C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转动杆(C3)的一端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杆(C3)与所述箱体(1)的转动连接处设有第二扭转复位弹簧(C6),所述第二扭转复位弹簧(C6)常驱动所述第二垃圾储存挤压门(C)处于关闭状态,所述转动杆(C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系绳孔(C4),所述便捷型家庭厨房垃圾分类箱(100)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门盖(4)、所述第一垃圾储存抽屉(6)和所述第二垃圾储存挤压门(C)打开或关闭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人工动力组件(2),所述人工动力组件(2)包括脚踩动力杠杆(21)和动力转盘(22),所述脚踩动力杠杆(21)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脚踩动力杠杆(21)的前端设有脚踏板(211),所述脚踏板(211)位于所述箱体(1)的外侧,所述脚踩动力杠杆(21)的后端设有转轴支点(213),所述转轴支点(213)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所述脚踩动力杠杆(21)设有杠杆系绳孔(212),杠杆系绳孔(212)设于所述脚踏板(211)和所述转轴支点(213)之间,所述动力转盘(22)包括大转盘(221)、小转盘(222)和第二转轴(223),所述大转盘(221)和所述小转盘(222)同轴线固定连接以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大转盘(221)和所述小转盘(222)通过所述第二转轴(223)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大转盘(221)上设置有第二系绳孔(2211)和第三系绳孔(2212),所述小转盘(222)上设置有第四系绳孔(2221);
控制组件(3),所述控制组件(3)包括挤压门控制键(31)和挤压门开启锁(32),所述挤压门控制键(31)包括控制按键(311)、弹簧(312)和固定条(313),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控制台面板(17),所述固定条(313)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1)上且位于所述控制台面板(17)的下方,所述控制按键(311)包括键帽(G)和键杆(H),所述键帽(G)可按压地设于所述控制台面板(17)上,所述键杆(H)的上端与所述键帽(G)固定连接,所述键杆(H)的下端穿过所述固定条(313)且可相对所述固定条(313)移动,所述弹簧(312)外套在所述控制按键(311)的所述键杆(H)上且所述弹簧(3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键帽(G)和所述固定条(313)抵接,当所述键帽(G)被按压时,所述弹簧(312)被压缩而蓄能,所述键杆(H)的下端设有第五系绳孔(3111),所述控制按键(311)和所述弹簧(312)的个数与所述第二垃圾储存挤压门(C)的个数相等,每个所述控制按键(311)上对应外套一个所述弹簧(312),所述挤压门开启锁(32)设有锁标(321)、控制环(322)和锁钩(323),所述挤压门开启锁(32)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锁标(321)沿竖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挤压门开启锁(32)上,所述锁标(321)的下端设有第六系绳孔(3211),所述锁标(321)的上端设有第七系绳孔(3212),所述控制环(322)沿竖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挤压门开启锁(32)上,所述控制环(322)的下端设横档(3221),所述横档(3221)沿横向穿设在挤压门开启锁(32)内且由所述控制环(322)带动其沿竖向移动,所述控制环(322)的上端设有第八系绳孔(3222),所述锁钩(323)沿竖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挤压门开启锁(32)内,所述锁钩(323)设有第九系绳孔(3231)和挂钩(3232),所述锁钩(323)支撑在所述横档(3221)上,所述第九系绳孔(3231)和挂钩(3232)位于所述横档(3221)的两侧,所述挂钩(3232)具有与所述锁标(321)钩合的钩合状态和与所述锁标(321)分离的分离状态,通过所述横档(3221)在竖向上的移动以驱动所述挂钩(3232)在所述钩合状态和所述分离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挤压门开启锁(32)的个数与所述第二垃圾储存挤压门(C)的个数相等,当所述挤压门开启锁(32)的个数包括多个时,多个所述挤压门开启锁(32)沿竖向间隔开设置,所述挤压门控制键(31)设置在所述挤压门开启锁(32)的正上方,
其中,所述脚踩动力杠杆(21)上的杠杆系绳孔(212)用软索与小转盘(222)上的第四系绳孔(2221)紧密连接,当所述挤压门开启锁(32)仅包括一个时,所述锁标(321)上端的第七系绳孔(3212)用软索与所述大转盘(221)上的第二系绳孔(2211)紧密相连接,所述锁标(321)下端的第六系绳孔(3211)用软索与位于其下方的重锤(33)紧密相连,当所述挤压门开启锁(32)包括多个时,位于最上端的挤压门开启锁(32)中的锁标(321)上端的第七系绳孔(3212)用软索与所述大转盘(221)上的第二系绳孔(2211)紧密相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挤压门开启锁(32)中,位于上方的挤压门开启锁(32)中的锁标(321)下端的第六系绳孔(3211)用软索与其下方的挤压门开启锁(32)中的锁标(321)上端的第七系绳孔(3212)紧密相连,位于最下方的挤压门开启锁(32)中的锁标(321)下端的第六系绳孔(3211)用软索与位于其下方的重锤(33)紧密相连,每个所述锁标(321)的竖向中心线以及连接相邻两个锁标(321)的软索的竖向中心线重合,所述竖向中心线与所述大转盘(221)相切,所述大转盘(221)上的第三系绳孔(2212)用软索与门盖(4)中的门转动杠杆系绳孔(43)紧密连接,所述挤压门控制键(31)中的每个控制按键(311)下端的第五系绳孔(3111)分别用软索分别与对应的挤压门开启锁(32)中的控制环(322)中的第八系绳孔(3222)紧张连接,每个挤压门开启锁(32)中锁钩(323)上的第九系绳孔(3231)用软索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垃圾储存挤压门(C)的转动杆(C3)的第一系绳孔(C4)紧张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18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