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材去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1202.X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1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金荣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22 | 分类号: | B28D1/22;B28D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佟胜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端材去除装置包括:把持部,其把持被安装于多个单位基板的端材;驱动部,其以把持所述端材的方式使所述把持部移动;以及连结部,其连结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把持部,在该端材去除装置中,所述把持部包括:框架;上部把持部,其设置于所述框架,并与所述端材的上表面抵接;以及下部把持部,其设置于所述框架,并与所述端材的下表面抵接,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该第一驱动部使所述把持部在作为所述端材的长边方向的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下部把持部为板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材去除装置,更详细来说,涉及通过具备用于把持端材的板状下部把持部而能够稳定地去除端材的端材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显示器是电子设备与人之间的接口,是将从各种电子设备输出的电信息信号转换为光信息信号以使人能够通过视觉识别的信息显示装置。
近来,在半导体产业中,随着电子显示器产业高速发展而开始出现平面显示器,其种类有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显示板)、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场致发射显示装置)、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LED)等。
作为以上平面显示器的面板使用的PDP、LCD、FED、OLED等,能够通过将玻璃这样的脆性母基板(mother substrate)切断为规定的大小而制得,基板的制造工序伴有将大面积的母基板切断为几个至几十个单位基板的切断工序。
母基板的切断工序包括:使用由硬度高于母基板的金刚石等构成的工具(刻划轮)在母基板的表面形成刻划线的刻划工序;以及对在母基板的表面形成的刻划线进行加压以施加弯矩或对刻划线的裂纹周围进行加热或冷却来实现切断的制动工序。
在制动工序中将经过刻划工序形成有刻划线的母基板切断为多个单位基板,但此时单位基板带有使用中不需要的端材,需要去除该端材的端材去除工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08-0064408号
然而,以往的切断工序中存在下述问题,即,不具备用于去除安装于单位基板的端材的附属装置,而只能手动去除端材,因此工序的效率显著降低。另外,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端材去除装置那样,在对端材的端部进行加压以去除端材的情况下,当用于去除端材的构件无法准确位于指定位置时,存在不是对端材加压而对单位基板加压,从而对单位基板造成损伤的问题。
另外,在使用夹紧单元分别把持端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另一方式的端材去除装置的情况下,存在夹紧单元与端材抵接的面积不足而把持力弱、基板产生下垂的问题。对此,参照附图如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7是示出现有的端材去除装置的夹紧单元的侧面的图。
如图7所示,现有的端材去除装置的夹紧单元包括与端材的上表面抵接的上夹紧件和与端材的下表面抵接的下夹紧件,上夹紧件和下夹紧件经由各自的铰接轴与夹紧单元主体结合。
首先,当从母基板分离的单位基板借助移送装置被移送并向工作台上装载时,上夹紧件以规定的角度向上方旋转,下夹紧件以规定的角度向下方旋转,以单位基板的端材能够位于上夹紧件与下夹紧件之间的状态待机(图7的(a))。
接下来,当夹紧单元向预先设定的位置移动而端材位于上夹紧件与下夹紧件之间时,上夹紧件与下夹紧件以各自的铰接轴为中心旋转以把持端材(图7的(b))。
然而,由于端材是具有厚度的构件,因此上夹紧件及下夹紧件的支承面并不是与端材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整体地抵接,而是与端材的边缘局部接触。对此,参照图8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8是将使用现有的端材去除装置把持端材的状态进一步放大示出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12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话服务中的实体级澄清
- 下一篇:可扩展的分布式数据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