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建立设备间拓扑关系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1187.9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5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联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G16Y10/75;G16Y40/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蒋芳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建立 设备 拓扑 关系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建立设备间拓扑关系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物联网平台接收批量的设备信息,到达预选定的设备安装地点后,移动终端获取当前位置并生成与当前位置关联的第一点位,此外,还获取与当前位置所安装设备一一对应的多个序列号,根据所获取序列号以及序列号在第一点位下的节点位置生成当前位置各设备间的拓扑关系,并将第一点位以及拓扑关系推送给物联网平台,进而,物联网平台存储第一点位,并根据拓扑关系将各设备信息关联到第一点位下的各个节点,过程中设备安装人员和运维人员都无需手动录入信息,大幅提高了信息采集及录入的效率,也从源头上避免了清查手动录入错误源头的问题,确保了所建拓扑关系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配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速建立设备间拓扑关系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物联网设备发展迅猛,具体表现在消费端(如智能家居、智能硬件)和企业连接端(如机器设备)都处在快速增长期。预计到2020年,活跃的物联网设备数量可以增加到100亿个,而到2025年可以增加到220亿个。目前在实施物联网项目时,具体过程如下:
设备安装人员根据项目的需求,一个点位一个点位地进行硬件设备的安装,接通供电线和数据线,并手工记录每个点位的设备名称及设备序列号。记录时,为了便于对同一点位的多个设备进行集中管理,会选定一设备作为父设备,其他设备则作为与该父设备关联的子设备,从而后续维护管理时,找到该父设备即可顺带找到与其关联的各个子设备。
进一步的,设备安装人员将记录的设备信息转交给物联网平台的运维工程师,由运维工程师录入系统。运维工程师需要首先在系统中添加点位信息,然后再在这个点位上添加父设备信息和子设备信息。
采用上述方式进行设备关联,存在以下不足:一、效率低下。设备安装人员需要在项目实施现场一个设备一个设备地采集信息,而后运维工程师需要在系统中进行手工录入;二、出错率高。在设备信息采集环节,容易录错序列号信息,从而录入了错误的对应关系;三、问题定位困难。如果在设备信息采集阶段出错,运维工程师完成设备信息录入,配置点位、父设备、子设备的拓扑关系后,系统会显示设备状态异常,定位和解决关联错误的问题非常困难,成本高昂。
因此,如何快速且准确地建立点位、父设备和子设备的拓扑关系成为物联网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快速建立设备间拓扑关系的方法,以及一种快速建立设备间拓扑关系的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快速建立设备间拓扑关系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物联网平台接收批量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包括序列号和配置参数;
到达预选定的设备安装地点后,移动终端获取当前位置并生成与当前位置关联的第一点位;所述移动终端获取与当前位置所安装设备一一对应的多个序列号,根据所获取序列号以及序列号在第一点位下的节点位置生成当前位置各设备间的拓扑关系,并将第一点位以及拓扑关系推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
所述物联网平台存储第一点位,并根据拓扑关系将各设备信息关联到第一点位下的各个节点。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快速建立设备间拓扑关系的系统,基于上述的快速建立设备间拓扑关系的方法,其中,包括:
物联网平台,用于接收批量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包括序列号和配置参数;
移动终端,用于到达预选定的设备安装地点后,获取当前位置并生成与当前位置关联的第一点位,还用于获取与当前位置所安装设备一一对应的多个序列号,还用于根据所获取序列号以及序列号在第一点位下的节点位置生成当前位置各设备间的拓扑关系,还用于将第一点位以及拓扑关系推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联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联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11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