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倍率的远心光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18579.X | 申请日: | 202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8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唐鼎;黄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锐星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22 | 分类号: | G02B13/22;G02B13/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523071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倍 远心光路 | ||
本发明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倍率的远心光路,包括前端镜片群、第一后端镜片群和第二后端镜片群;前端镜片群包括从物方到第一像方依次排列设置的焦距为正的第一镜片组和分光棱镜;第一后端镜片群包括由分光棱镜到第一像方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光阑、焦距为负第二镜片组、焦距为负的第三镜片组以及焦距为正的第四镜片组;第二后端镜片群包括第二光阑、焦距为正的第五镜片组、反射镜以及焦距为正的第六镜片组,光束经过分光棱镜的分光后,一部分光束依次经过第二光阑、第五镜片组、反射镜以及第六镜片组,第六镜片组的光轴与第一后端镜片群的光轴平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倍率的远心光路,可实现视野大、检测效率高、体积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倍率的远心光路。
背景技术
远心镜头是一种高端的机器视觉镜头,其特点就是消除由于被测物体(或CCD芯片)离镜头距离的远近不一致,造成放大倍率不一样问题,由于远心镜头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目前,在机械零件测量、塑料零件测量、玻璃制品与医药零件测量、电子元件测量等高精度检测方面的需求,对于精密测量的场合特别适用。
当前,市场对远心镜头的需求增多,同时对镜头的成像要求加严,要求视野大,检测效率高,同时要求高倍率以提升高精度测量需求。并且,在传感器确定并且镜头视野大的情况下,镜头的倍率则会变小,很难同时满足大视野以及高倍率的需求。
目前市面上也有采用双镜头的结构,设置不同的倍率,从而提高检测的效率,这类双镜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两个镜头属于垂直关系,虽然这种结构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但是由于两个镜头的方向不一致,则外接CCD相机等结构则会造成体积大,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倍率的远心光路,采用双镜头结构,具有两种测量倍率,其中设置有高倍率,增加反射镜,使两束光路得尾端平行,有效减小镜头的体积,并且采用大口径的前端镜片群,能够同时满足大视野和高倍率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倍率的远心光路,包括前端镜片群、第一后端镜片群和第二后端镜片群;所述前端镜片群包括从物方到第一像方依次排列设置的焦距为正的第一镜片组和分光棱镜;所述第一后端镜片群包括由分光棱镜到第一像方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光阑、焦距为负第二镜片组、焦距为负的第三镜片组以及焦距为正的第四镜片组;所述第二后端镜片群包括第二光阑、焦距为正的第五镜片组、反射镜以及焦距为正的第六镜片组,光束经过分光棱镜的分光后,一部分光束依次经过第二光阑、第五镜片组、反射镜以及第六镜片组,所述第六镜片组的光轴与第一后端镜片群的光轴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从物方到第一像方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平凸型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凹凸型的凸透镜。
优选的,所述第二镜片组包括由物方到第一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凹凸型的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凹凸型的凹透镜,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胶合;所述第三镜片组包括由物方到第一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凹凸型的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凹凸型的凸透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胶合;所述第四镜片组包括由物方到第一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七透镜、第八透镜以及第一平面镜,所述第七透镜为双凸型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双凸型透镜。
优选的,所述第五镜片组包括由物方到第二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为双凸型透镜,所述第十透镜为平凹型透镜,第九透镜与第十透镜胶合;所述第六镜片组包括由物方到第二像方依次排列的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第二平面镜以及第三平面镜,所述第十一透镜为双凸型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为双凹型透镜,第十一透镜与第十二透镜胶合。
优选的,所述前端镜片群的焦距设为f,所述第一后端镜片群的焦距设为f1,所述第二后端镜片群的焦距设为f2,则焦距f、f1以及f2满足180mmf280mm,|(f1/f-0.16)/0.16|≤10%,|(f2/f-0.64)/0.64|≤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锐星视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锐星视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85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最优环路的微电网拓扑规划
- 下一篇:一种发型识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