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响应面法复合酶优化绿茶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8332.8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2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郝治华;李颖;魏娜;张唐伟;吴雪莲;次仁德吉;杨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2 | 分类号: | A61K36/82;A61K31/353;A61P19/06;A61P35/00;A61P17/16;A61P31/04;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地址: | 850006 西***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响应 复合 优化 绿茶 茶多酚 提取 工艺 | ||
1.一种利用响应面法复合酶优化绿茶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
a.选取干净茶叶,经过高温杀青,晾干粉碎过40目筛,制得茶粉末,冷藏备用;
(2)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a.准确称取没食子酸标准品0.11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以去离子水溶解,定容后得到没食子酸标准储备溶液;
b.准确吸取上述没食子酸标准储备溶液0.0、1.0mL、2.0mL、3.0mL、4.0mL、5.0mL分别置100mL容量瓶中,分别以水定容至刻度,摇匀,使其浓度分别为0、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的没食子酸溶液;
c.分别取上述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溶液各1mL移到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福林酚试剂,摇匀,反应3~8min;
d.将步骤c中的溶液分别加入4.0mL质量分数75g/L的碳酸钠溶液,摇匀,室温静置60min;
e.将步骤d中的混合溶液在波长765nm处测定吸光度,以没食子酸含量(Y)和吸光度(X)进行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Y=0.0129X+0.0844,R2=0.9996;
f.茶多酚得率的计算公式为:
(3)单因素实验
a.准确称取茶粉末1.000g,并以70%乙醇溶液为溶剂混合;
b.用不同的纤维素酶、果胶酶、溶剂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进行水浴浸提单因素试验;
c.每个单因素设5个不同处理水平,每个处理做3个平行,求平均值为茶多酚含量;
(4)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茶多酚提取工艺
a.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影响较大的四个单因素作为响应变量,运用desingexpert8.0.6软件进行Box-Behnken Design(BBD)实验设计;
b.每个因素设3个处理水平,每个处理做3个平行,进一步优化提取条件,得到提取绿茶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响应面法复合酶优化绿茶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茶叶为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易贡茶场茶树老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响应面法复合酶优化绿茶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茶多酚得率的计算公式中:cTP:茶多酚含量(%);A:样品测试液吸光度;A0:试剂空白液吸光度;SLOPEStd: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斜率;m:样品质量(g);V:样品提取液体积(mL);D:稀释因子(通常为1mL稀释成100mL,则其稀释因子为100);ω:样品干物质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响应面法复合酶优化绿茶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纤维素酶的用量为:2、4、6、8、10mg/g,果胶酶用量为:2、4、6、8、10mg/g,溶剂浓度为:20、40、60、80、100%,料液比为1:10、1:20、1:30、1:40、1:50g/mL,提取温度为:30、45、60、75、90℃,提取时间为:30、70、110、150、190min,PH值为:3、4、5、6、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响应面法复合酶优化绿茶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选取的四个单因素为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所,未经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83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填缝装置
- 下一篇:一种X波段数字子阵三维层叠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