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基二元粉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8091.7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7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乃继;杨石;纪任山;罗伟;刘振宇;王志强;张鑫;李美军;李慧;潘冠福;程晓磊;陈隆;邢文朝;王永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科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C10L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二元 燃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基二元粉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二元粉体燃料按重量份数的配方为:生物质粉20~50重量份,低挥发分矿物燃料粉50~80重量份,添加剂粉体1重量份。其中添加剂是由固硫剂(碳酸钙)、助燃剂依据9:1~3:1比例混合而成。其制备方法包括:1生物质除杂与干燥、2生物质破碎、3配料、4充分混合。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质基二元粉体燃料可以直接由煤粉锅炉燃用也可以通过专门的燃烧器进行燃用。生物质基二元粉体燃料热值大于5000kcal/kg。与传统煤粉燃料相比,生物质基二元粉体燃料真正实现了着火迅速、污染物初始排放低的效果。生物质基二元粉体燃料燃烧的CO2排放降低约50%、燃料成本降低约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领域,涉及一种生物质基二元粉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质与煤粉混合燃烧技术应用于发电、供热领域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理论上,生物质与煤粉的混合燃烧可以改善煤的着火、燃烧和燃尽特性,污染物的初始排放也要低于燃煤的初始排放。然而锅炉实际运行中发现:生物质与煤粉混合燃烧未必能够提高燃料的燃烧特性、燃尽效率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有时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上述问题导致能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限制了生物质与煤粉混燃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生物质与煤混燃燃烧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在燃料制备过程中,由于工艺限制导致生物质燃料含水量过高、粒径过大,而且混合后燃料的热值较低,引起炉温下降。
生物质与煤混燃对污染出排放量没有明显改善的原因主要是生物质着火温度和煤炭着火温度相差过大,没有形成良好的协同燃烧,导致混合NOx排放量没有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基二元粉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生物质与煤粉混合燃料燃尽率低、污染物降低效果不明显。
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生物质基二元粉体燃料,其包括生物质粉、低挥发分矿物燃料粉和添加剂粉体;
所述添加剂由固硫剂和助燃剂组成;
所述生物质基二元粉体燃料的热值不低于5000Kcal/kg。
上述生物质基二元粉体燃料中,所述生物质基二元粉体燃料包括如下各重量份的组分:
生物质粉20~50重量份、低挥发分矿物燃料粉50~80重量份和添加剂粉体1重量份;
具体的,所述生物质基二元粉体燃料包括如下各重量份的组分:
生物质粉49重量份、低挥发分矿物燃料粉50重量份和添加剂粉体1重量份。
所述固硫剂选自碳酸钙和氧化钙中至少一种;
所述助燃剂由如下各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高锰酸钾10%、硝酸铵15%、氯化钙20%、三氧化二铁10%、氧化钙30%和三氧化二铝15%;
所述固硫剂和助燃剂的质量比为9:1~3:1;具体为4:1。
所述生物质粉选自农林废弃物和生物质成型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农林废弃物具体选自秸秆、木屑、玉米芯、谷壳、稻壳和锯末中至少一种;
所述低挥发分矿物燃料粉选自难燃煤和兰炭中至少一种。
所述生物质粉的最大粒径不大于40目;具体为50-70目;
所述生物质粉的含水量不高于8%;具体为3%-8%;更具体为4.9%;
所述低挥发分矿物燃料粉的粒径为200-400目;
所述添加剂粉体的粒径为200-300目。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所述生物质基二元粉体燃料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科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煤科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8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