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7613.1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1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邱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兴 |
主分类号: | A62C13/78 | 分类号: | A62C1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灭火器 固定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固定结构,包括支撑底板、支撑架、固定板、灭火器支架、第一卡环、第二卡环、支撑底盘、三角板、卡位块、顶出机构、解锁机构、凹槽、锁定机构和顶盘,支撑底板上垂直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前端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前端中部垂直安装有灭火器支架,本发明通过在支撑底盘底部安装了顶出机构,通过第一弹簧复位后将滑动顶出板向上顶起,并由顶杆将顶盘顶起,使其上端放置的灭火器能够向上顶起至20cm的高度,从而便于灭火器的取出,提高了救援的效率;同时设置的锁定机构,可在灭火器放置时,使顶出机构通过锁定机构实现锁定,便于灭火器的快速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灭火器作为安全类产品,是一种常见的可携式防火设施,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分为手提式、推车式等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包括泡沫、干粉、卤代烷等。
而灭火器需要使用时,通常是出现火灾等紧急情况,因此,灭火器的拿取需要非常便捷,现有的灭火器通常是通过固定结构安装于不同场合的墙壁上,而固定结构往往是由上下两个固定卡环对灭火器进行固定,拿取时,需要从顶部将整个灭火器从卡环内抽出,由于灭火器具有一定重量,拿取时非常耗费体力,并且灭火器具有一定长度,抽出时非常不便捷且浪费大量时间,大大影响了救援的速度。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固定结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固定结构,该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支撑架、固定板、灭火器支架、第一卡环、第二卡环、支撑底盘、三角板、卡位块、顶出机构、解锁机构、凹槽、锁定机构和顶盘,所述支撑底板上垂直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前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端中部垂直安装有灭火器支架,所述灭火器支架前端上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卡环、第二卡环,且底部设有支撑底盘,所述支撑底盘底部后侧通过三角板与支撑底板底部相固定,所述灭火器支架前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用于灭火器前后位置限定的卡位块,所述支撑底板上端中部安装有顶出机构,所述支撑架后端设有解锁机构,且该解锁机构与固定板后端面中部相固定,所述支撑底板上端开设有一凹槽,且凹槽设于顶出机构后侧,所述凹槽内设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一端与顶出机构相连接,另一端与解锁机构相连接,所述支撑底盘内嵌有顶盘,所述顶出机构顶部穿过支撑底盘与顶盘底中部相固定,所述顶出机构由顶出底板、第一弹簧、滑动顶出板、顶杆、导向杆、固定顶板以及第一卡勾所构成,所述顶出底板与支撑底板上中部相固定,所述顶出底板上中部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滑动顶出板底部,所述滑动顶出板顶部与顶杆底部相固定,所述顶杆顶部贯穿支撑底盘中部与顶盘底中部相固定,所述顶出底板上两侧通过导向杆与固定顶板底两侧相固定,所述滑动顶出板后端设有第一卡勾并连接锁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外滑筒、安装件、内滑杆、按压块、第二卡勾和限位机构,所述外滑筒通过两个安装件与固定板后端中部相固定,所述外滑筒内部设有内滑杆,所述内滑杆顶部安装有按压块,且前端下侧连接有第二卡勾,所述内滑杆底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按压块前端连接锁定机构后端。
优选的,所述锁定机构由滑轨座、定位立板、滑动块、第二弹簧、第三卡勾和第四卡勾所构成,所述滑轨座安设于凹槽内底部,所述滑轨座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定位立板,所述滑动块设于滑轨座上端,所述滑动块后端通过第二弹簧与滑轨座后端的定位立板相连接,所述滑动块顶部前端与第三卡勾相固定,所述第三卡勾与第一卡勾相配合,所述滑动块顶部后端与第四卡勾相固定,所述第四卡勾与第二卡勾相配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由连接底板、第三弹簧、限位板和限位顶板组成,所述连接底板上中部与内滑杆底部相固定,所述连接底板底部通过第三弹簧与支撑底板相固定,所述连接底板上后侧与限位板底部相固定,所述限位板顶部与限位顶板底部相接触,所述限位顶板安装于外滑筒后端底侧。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设置有两条,于第一弹簧左右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兴,未经张新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7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网络的医用呼吸肌训练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性环氧阻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